|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第1章 中国喜剧电影的滥觞 | 第9-23页 |
| ·中西合璧的民间艺术之花 | 第9-11页 |
| ·学步之初:自觉喜剧叙事的肇始 | 第11-13页 |
| ·三四十年代:嬉笑怒骂中的政治叙事 | 第13-17页 |
| ·以枝术的名义:电影化喜剧叙事的形成 | 第17-18页 |
| ·1940年代中国喜剧电影中的人物叙事符码 | 第18-23页 |
| ·社会批判视域中的人物形象 | 第18-20页 |
| ·人文视域的人物形象 | 第20-23页 |
| 第2章 破立交叠中摸索前进 | 第23-32页 |
| ·温和讽刺喜剧:在被春天遗忘的角落里微笑 | 第23-26页 |
| ·歌颂性喜剧:新中国喜剧电影范式下的叙事模式 | 第26-28页 |
| ·五十年代喜剧电影:"误会、巧合"叙事 技巧的选择 | 第28-29页 |
| ·喜剧电影花园中无刺的玫瑰:风趣叙事 | 第29-32页 |
| 第3章 破冰后的艰难跋涉 | 第32-42页 |
| ·冰层上下蓬勃的涌动和喷发 | 第32-33页 |
| ·依旧歌颂:缺失喜剧精神的叙事方式 | 第33-35页 |
| ·痛定思痛:伤痕反思中的悲喜叙事 | 第35-37页 |
| ·哲人的微笑:荒诞喜剧中的现代性叙事 | 第37-39页 |
| ·回归商业:滑稽幽默的叙事选择 | 第39-42页 |
| 第4章 后现代语境中本原叙事 | 第42-50页 |
| ·快乐至上:后现代中国的喜剧电影叙事理念 | 第42-43页 |
| ·解构与拼贴:王朔喜剧电影 | 第43-45页 |
| ·游戏与反讽:张建亚喜剧电影 | 第45-47页 |
| ·冯氏喜剧电影:消费时代的叙事选择 | 第47-50页 |
| ·平民叙事视点 | 第47-48页 |
| ·游戏化叙事 | 第48页 |
| ·商业叙事 | 第48-49页 |
| ·回归主流的叙事策略 | 第49-50页 |
| 第5章 喜剧电影的镜头叙事 | 第50-56页 |
| ·神奇光影:笑声"梦工厂"的基石 | 第50-51页 |
| ·胶片的歌喉:奏出快乐的音效叙事 | 第51-53页 |
| ·"蒙太奇":喜剧电影的剪辑故事 | 第53-56页 |
| 结语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参考电影 | 第62-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