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产品可回收包装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第8-9页 |
|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 第9-11页 |
| ·薄膜包装概述 | 第11-15页 |
| ·薄膜包装的基本功能 | 第11页 |
| ·薄膜的主要包装形式 | 第11-13页 |
| ·薄膜产品回收包装设计的理念 | 第13-15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薄膜包装用钢托盘(架)的功能和力学分析 | 第17-31页 |
| ·薄膜包装用钢托盘 | 第17-24页 |
| ·钢托盘的特性及主要类型 | 第17-19页 |
| ·薄膜用钢托盘的设计基础国家标准参考 | 第19-21页 |
| ·力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第21-24页 |
| ·梁的受力分析 | 第21-23页 |
| ·纵梁的强度分析 | 第23-24页 |
| ·薄膜用托盘选型实例 | 第24页 |
| ·薄膜用钢制托架设计 | 第24-30页 |
| ·薄膜用钢托架简述 | 第24-26页 |
| ·薄膜包装用钢托架力学分析 | 第26-28页 |
| ·薄膜用钢托架实例应用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包装回收系统分析与网络规划 | 第31-45页 |
| ·薄膜回收包装系统简述 | 第31页 |
| ·薄膜包装回收系统的处理中心选址 | 第31-33页 |
| ·薄膜包装回收物流系统网络规划模型 | 第33-40页 |
| ·问题描述 | 第33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 ·遗传算法求解 | 第35-37页 |
| ·遗传操作 | 第37-38页 |
| ·程序实现 | 第38-40页 |
| ·案例分析 | 第40-44页 |
| ·山东某公司薄膜产品包装现状 | 第40页 |
| ·该公司包装改进后处理中心选址 | 第40-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回收包装的成本模型 | 第45-58页 |
| ·成本模型建立的基础—作业成本法 | 第45-47页 |
| ·作业成本法简述 | 第45页 |
| ·回收包装成本模型的建立 | 第45-47页 |
| ·企业自行回收模式 | 第47-53页 |
| ·企业自行回收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47页 |
| ·包装回收系统成本与收益模型 | 第47-53页 |
| ·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48页 |
| ·模型中的决策变量 | 第48-49页 |
| ·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1页 |
| ·包装回收系统成本与收益模型 | 第51-52页 |
| ·模型的约束条件 | 第52-53页 |
| ·行业公用回收模式 | 第53-57页 |
| ·记账系统和押金系统的运作模式 | 第54-55页 |
| ·记账系统 | 第54页 |
| ·押金系统 | 第54-55页 |
| ·系统目标实现及企业选择条件的模型分析 | 第55-57页 |
| ·行业共用回收模式评价 | 第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薄膜回收包装系统实例应用及分析 | 第58-68页 |
| ·山东某公司原包装分析 | 第58-59页 |
| ·改进托盘的规格及价格 | 第59-61页 |
| ·改进托盘的规格及价格 | 第59-60页 |
| ·改进托架的规格及价格 | 第60-61页 |
| ·薄膜回收包装系统的成本分析 | 第61-67页 |
| ·薄膜回收之托盘回收系统成本分析 | 第61-64页 |
| ·薄膜回收之托架回收系统成本分析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主要结论 | 第68页 |
| ·展望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业工作 | 第73-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