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绪论 | 第10-12页 |
| 第1章 概述雕塑材质的发展与演变 | 第12-22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艺术的发展对雕塑材质演变的促进 | 第12-15页 |
| ·西方艺术进程中雕塑材质演变的突然加速 | 第12-14页 |
| ·中国传统艺术中雕塑材质的平稳发展 | 第14-15页 |
| ·现代工业与科技革新加快新材质的产生与运用 | 第15-22页 |
| ·新金属材质的产生与运用 | 第16-17页 |
| ·合成材质、复合材质的产生与运用 | 第17-18页 |
| ·软材质的产生与运用 | 第18-19页 |
| ·高科技材质的产生与运用 | 第19-20页 |
| ·现成品材质的产生与运用 | 第20-22页 |
| 第2章 材质快速演变淡化现当代雕塑的界定线 | 第22-31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材质的丰富多变是“泛雕塑”时代来临的媒材条件 | 第22-23页 |
| ·多变材质造就特点各异的“泛雕塑”形式 | 第23-31页 |
| ·装置艺术 | 第23-24页 |
| ·包裹艺术、大地艺术 | 第24-26页 |
| ·现成品雕塑、集合艺术 | 第26-27页 |
| ·行为艺术 | 第27-28页 |
| ·数字雕塑、影像艺术 | 第28-29页 |
| ·公共艺术 | 第29-31页 |
| 第3章 强调思想表达与探寻材质突破的双重可能 | 第31-38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强调思想表达的轻材质群体 | 第31-34页 |
| ·贾科梅蒂的社会群体写照 | 第32-33页 |
| ·向京的个体存在性思考 | 第33-34页 |
| ·探寻材质突破的重材质群体 | 第34-38页 |
| ·杰夫昆斯的闪烁金属 | 第34-35页 |
| ·施慧的柔软纤维 | 第35-36页 |
| ·卢克杰拉姆的晶莹剔透 | 第36-38页 |
| 第4章 新颖多变的材质使现当代雕塑适应当下社会消费节奏 | 第38-41页 |
| ·当下快节奏的社会消费 | 第38-39页 |
| ·不断涌现的新材质作品适应快速消费节奏 | 第39-41页 |
| 第5章 雕塑作品因材质特性的差异吸引不同观众 | 第41-45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材质特性决定相应的观众性别差异 | 第41-43页 |
| ·材质特性决定相应的观众年龄层次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硕士学位期间获得奖励与科研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