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转债投资者非理性转股行为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15页 |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实证设想与模型基础 | 第17-26页 |
·总体实证设想 | 第17-19页 |
·检验非理性转股行为存在性的设想 | 第17-18页 |
·非理性转股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设想 | 第18-19页 |
·实证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广义可加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广义可加模型估计的过程及算法 | 第20-26页 |
第3章 我国可转债市场的现状分析 | 第26-40页 |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26-33页 |
·可转债的定义及基本要素 | 第26-27页 |
·可转债的类型 | 第27-29页 |
·可转债的特性及其价值 | 第29-33页 |
·我国可转债市场现状 | 第33-40页 |
·我国可转债市场的主要特点 | 第33-36页 |
·我国可转债交易的基本制度 | 第36-37页 |
·我国可转债市场转股特点 | 第37-40页 |
第4章 可转债投资者非理性转股行为存在性的检验 | 第40-48页 |
·数据及样本 | 第40页 |
·非理性转股行为的判定 | 第40-43页 |
·影响转股行为的强制性因素 | 第40-42页 |
·非理性转股行为的判断条件 | 第42-43页 |
·可转债投资者非理性转股行为的存在性实证分析 | 第43-48页 |
·可转债投资者非理性转股行为概况 | 第43-44页 |
·可转债投资者非理性转股行为的特征分析 | 第44-48页 |
第5章 非理性转股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48-57页 |
·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 第48-50页 |
·研究假设 | 第48-50页 |
·研究数据与方法 | 第50页 |
·变量设计 | 第50-51页 |
·广义可加模型的设定与估计 | 第51-53页 |
·模型的设定 | 第51页 |
·模型估计 | 第51-52页 |
·模型检验 | 第52-53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实证结论 | 第55-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政策建议 | 第58-6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