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沿海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种群生活史的纬度变异与可塑性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3页 |
| ·生物入侵概况 | 第9-10页 |
| ·入侵种的适应策略:性状的变异与可塑性 | 第10-14页 |
| ·遗传分化 | 第11-12页 |
| ·表型可塑性 | 第12-13页 |
| ·遗传分化与表型可塑性的关系 | 第13-14页 |
| ·互花米草及其入侵现状 | 第14-20页 |
| ·互花米草的生物学特性 | 第14-17页 |
| ·互花米草的入侵概况 | 第17页 |
| ·互花米草在美国西海岸的入侵 | 第17-18页 |
| ·互花米草在中国东部沿海的入侵 | 第18-20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3页 |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23-31页 |
| ·研究材料 | 第24页 |
| ·研究地点选择 | 第24-27页 |
| ·实验设计 | 第27-30页 |
| ·同质园的建立 | 第27-28页 |
| ·实验程序 | 第28-29页 |
| ·性状的测定 | 第29-30页 |
| ·数据分析 | 第30-31页 |
| ·植物生长与繁殖参数的数据计算 | 第30页 |
| ·表型可塑性的计算 | 第30页 |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31-47页 |
| ·结果概述 | 第32-36页 |
| ·多变量方差分析 | 第32页 |
| ·双因子方差分析 | 第32-36页 |
| ·互花米草的纬度变异 | 第36页 |
| ·不同水位处理下互花米草的表型差异 | 第36-47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47-52页 |
| ·互花米草的纬度变异 | 第48-49页 |
| ·不同水位对互花米草生活史特征的影响 | 第49-50页 |
| ·部分数据的解释 | 第50-51页 |
| ·启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