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理学论文--神经生理学论文

神经Ⅰ、Ⅱ型兴奋的动力学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0-23页
   ·神经元的兴奋第10-17页
     ·兴奋在实验中的不同表现和类型第10-12页
     ·不同类兴奋的理论基础—分岔第12-13页
     ·两类兴奋性的研究进展第13-16页
     ·两类兴奋研究中的问题第16-17页
   ·神经电活动研究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第17-20页
     ·神经电活动的生物物理和数学模型第17-18页
     ·非线性动力学基本概念与神经电活动的对应第18-20页
   ·实验性神经起步点模型和神经放电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第20-22页
     ·实验性神经起步点模型第20-21页
     ·实验性神经起步点模型中的影响放电节律的主要离子通道第21页
     ·放电节律的非线性动力学机理研究第21-22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第23-25页
   ·数学模型的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第23页
   ·生物学实验研究第23-25页
     ·实验方案第23-24页
     ·实验数据处理第24-25页
第三部分 数值仿真第25-40页
   ·Morris-Lecar模型第25-36页
     ·Ⅰ型兴奋性研究第26-31页
     ·Ⅱ型兴奋性研究第31-36页
   ·Chay模型第36-40页
     ·平衡点分岔第37页
     ·整数倍节律第37-38页
     ·双参数调节下系统从静息到放电的分岔第38-40页
第四部分 实验结果第40-49页
   ·Ⅱ型兴奋的实验观察第40-47页
     ·典型阵发周期节律第40-43页
     ·典型整数倍放电节律第43-45页
     ·介于典型阵发和典型整数倍节律间的放电节律第45-46页
     ·放电频率的变化第46-47页
   ·4-AP作用下的在静息到放电参数附近的分岔第47-48页
   ·Ⅰ型兴奋的实验观察第48-49页
第五部分 高频脉冲激励下的Ⅰ、Ⅱ型兴奋的不同表现第49-57页
   ·FitzHugh-Nagumo模型第49-55页
     ·数学模型第49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49-51页
     ·数值模拟结果第51-55页
   ·Morris-Lecar模型第55-57页
第六部分 讨论和结论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围产期抗雌激素物质对雄性棕色田鼠发育过程中雌激素α受体(ERα)分布及成体性倾向的影响
下一篇:雌激素受体β(ERβ)对雌性棕色田鼠社会行为及其脑区OTR和AVPV1aR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