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课题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状况 | 第10-15页 |
·图像处理的内容 | 第11-12页 |
·图像处理的应用 | 第12-14页 |
·图像处理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图像处理在铸件缺陷 X射线无损检测中的发展与应用 | 第15-19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2 X射线缺陷检测系统的组成及其原理 | 第20-31页 |
·系统的总体指标、要求和设计方案 | 第20-22页 |
·系统主要指标和要求 | 第20-21页 |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21-22页 |
·系统组成中主要硬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 第22-26页 |
·X射线源 | 第22-23页 |
·X射线图像增强器 | 第23-24页 |
·CCD视频相机 | 第24页 |
·图像采集卡 | 第24-26页 |
·系统中软件部分的总体设计思路 | 第26-27页 |
·总体设计框架图 | 第26-27页 |
·系统中图像处理的软件开发工具的选取及其优势 | 第27-29页 |
·系统图像处理软件的主界面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3 铸件缺陷图像的预处理技术研究 | 第31-52页 |
·图像的平滑处理 | 第31-37页 |
·多帧叠加平均法降噪 | 第32-34页 |
·空间域滤波方法 | 第34-37页 |
·图像的增强技术 | 第37-43页 |
·图像的直方图 | 第37-38页 |
·直方图均衡 | 第38-39页 |
·图像的灰度变换 | 第39-43页 |
·图像锐化 | 第43-46页 |
·边缘检测 | 第46-51页 |
·图像的边缘 | 第46-48页 |
·基于SUSAN算子的边缘提取 | 第48-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轮毂射线图像的缺陷部分的提取与分割 | 第52-65页 |
·图像分割相关理论及算法 | 第52-54页 |
·阈值化分割原理 | 第52-53页 |
·常用的阈值分割 | 第53-54页 |
·常规算法进行分割 | 第54-55页 |
·基于ROI(REGION OF INTERESTING,感兴趣区域)的提取技术 | 第55-58页 |
·算法基本原理 | 第56-58页 |
·基于形态学的缺陷提取技术 | 第58-62页 |
·算法基本原理 | 第58-62页 |
·形态学处理 | 第62-64页 |
·形态学基本介绍 | 第62页 |
·利用数学形态学进行处理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缺陷的识别与特征分析 | 第65-77页 |
·检测缺陷的方法和缺陷个数的计算 | 第65-67页 |
·连通区域 | 第65-66页 |
·对连通区域的标号处理 | 第66页 |
·通过标号处理计算缺陷的数目 | 第66-67页 |
·图像特征的描述 | 第67-70页 |
·几何特征 | 第67-69页 |
·形状特征 | 第69-70页 |
·特征参数的计算 | 第70-71页 |
·特征参数的选择 | 第71-73页 |
·特征选择准则 | 第72页 |
·选取特征 | 第72页 |
·缺陷种类和级别的判定 | 第72-73页 |
·铝轮毅缺陷的检测 | 第73-76页 |
·基于ROI的检测 | 第73-74页 |
·基于形态学的检测 | 第74-75页 |
·结果分析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7-80页 |
·本文主要完成的研究工作 | 第77-78页 |
·文章主要创新点 | 第78页 |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