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模拟与计算论文--电力系统的计算论文

交直流柔性互联电网最优潮流与自愈重构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绪论第14-3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21页
        1.1.1 未来电网发展与柔性直流技术第14-15页
        1.1.2 柔性直流技术发展与工程应用概况第15-20页
        1.1.3 论文研究意义第20-2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8页
        1.2.1 含多端柔性直流/直流电网的交直流系统潮流计算第21-22页
        1.2.2 多端柔性直流互联的交直流系统最优潮流第22-24页
        1.2.3 面向主动配电系统的柔性互联技术第24-28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第28-30页
2 含多端柔直/直流电网的交直流系统精确建模与潮流计算第30-56页
    2.1 含多端柔直/直流电网的交直流系统稳态模型第30-36页
        2.1.1 VSC换流站的功率注入模型第31-33页
        2.1.2 换流器有功损耗的精确描述第33-34页
        2.1.3 直流电网的稳态潮流模型第34-35页
        2.1.4 互联交流节点的潮流平衡方程第35-36页
    2.2 潮流计算中直流系统运行控制方式的分析与建模第36-44页
        2.2.1 VSC换流站的运行控制方式第37-38页
        2.2.2 VSC-MTDC/直流电网的电压控制策略第38-42页
        2.2.3 直流潮流控制器的控制方式第42-44页
    2.3 交直流柔性互联系统潮流计算的交替迭代求解法第44-49页
        2.3.1 交替迭代法的基本求解思路第44-46页
        2.3.2 交替迭代求解法的具体实现第46-49页
    2.4 算例分析第49-55页
        2.4.1 直流系统运行控制方式的影响分析第49-53页
        2.4.2 CIGRE B4直流电网测试系统算例验证第53-55页
    2.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3 多端柔直互联的交直流系统最优潮流计算第56-78页
    3.1 多端柔直互联交直流系统的最优潮流建模第56-63页
        3.1.1 目标函数与决策变量的设定分析第57-58页
        3.1.2 计及VSC换流站控制方式的等式约束构建第58-60页
        3.1.3 不等式约束的分析与处理第60-63页
    3.2 交直流最优潮流计算的步长控制原对偶内点法第63-66页
    3.3 交直流系统最优潮流的模型求解要点分析第66-71页
        3.3.1 雅可比矩阵和海森矩阵计算与分析第66-70页
        3.3.2 电压下垂控制换流站交流侧有功的计算方法第70-71页
    3.4 算例分析第71-76页
        3.4.1 算例模型分析与算法有效性验证第71-74页
        3.4.2 换流器损耗对最优潮流计算的影响第74页
        3.4.3 电压下垂控制方式对最优潮流计算的影响第74页
        3.4.4 电压下垂控制换流站交流侧有功计算方法验证第74-76页
    3.5 本章小结第76-78页
4 柔性互联配电网的随机最优潮流分析第78-100页
    4.1 柔性互联装置功率调控的灵活性与快速性第79-82页
        4.1.1 VSC功率控制基本原理第79-80页
        4.1.2 柔性互联装置的功率调控特性第80-82页
    4.2 柔性互联配电网的随机最优潮流计算第82-85页
        4.2.1 随机最优潮流的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第82-84页
        4.2.2 随机最优潮流的求解方法第84-85页
    4.3 基于随机潮流解析法的机会约束求解第85-88页
        4.3.1 交流潮流方程的线性化模型第85-86页
        4.3.2 基于半不变量和Gram-Charlier级数展开的随机变量分布求取第86-88页
    4.4 随机最优潮流中分布式电源出力不确定性的处理第88-93页
        4.4.1 分布式电源出力的概率模型及其离散化第89-91页
        4.4.2 基于全概率公式的随机变量分布求取第91-92页
        4.4.3 计及DG出力不确定性的随机最优潮流算法流程第92-93页
    4.5 算例分析第93-98页
        4.5.1 基于全概率公式的随机分布求取方法验证第94-95页
        4.5.2 柔性互联装置对配电网优化运行作用的概率评估第95-98页
    4.6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5 柔性互联配电网的自愈重构研究第100-118页
    5.1 柔性互联装置在故障恢复重构中的作用第100-104页
        5.1.1 配电网故障恢复的一般步骤第100-102页
        5.1.2 故障恢复中柔性互联装置的作用分析第102-104页
    5.2 柔性互联配电网故障恢复的数学模型第104-106页
    5.3 故障恢复重构的分层优化求解方法第106-111页
        5.3.1 基于NSGA-Ⅱ和PD-IPM的混合优化方法第106-107页
        5.3.2 NSGA-Ⅱ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要点分析第107-109页
        5.3.3 恢复重构中的拓扑约束分析与编码形式第109-111页
    5.4 算例分析第111-116页
        5.4.1 33节点配电网算例第111-114页
        5.4.2 69节点配电网算例第114-116页
    5.5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18-120页
    6.1 全文总结第118-119页
    6.2 工作展望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0页
附录A 交直流最优潮流计算雅可比矩阵元素向量形式推导第130-131页
附录B 论文部分算例数据第131-136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6-14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流微电网中储能系统功率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李渔与明清时期环境审美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