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合成Ag/SnO2复合材料挤压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7页 |
| ·前言 | 第10页 |
| ·Ag/SnO_2电接触材料 | 第10-16页 |
| ·Ag基电接触材料简介 | 第10-13页 |
| ·AgSnO_2电接触材料 | 第13-16页 |
| ·AgSnO_2触头材料的特点 | 第13页 |
| ·AgSnO_2触头材料的制备技术 | 第13-15页 |
| ·AgSnO_2材料的应用 | 第15-16页 |
| ·AgSnO_2触头材料的改善 | 第16页 |
| ·金属塑性加工有限元模拟技术 | 第16-25页 |
| ·金属塑性加工模拟 | 第16-17页 |
|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及分析步骤 | 第17-18页 |
| ·有限元法的分类 | 第18-20页 |
| ·塑性加工过程组织模拟技术的发展 | 第20-25页 |
| ·动态再结晶模型 | 第22-25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页 |
| ·课题来源 | 第26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热力模拟实验及数据处理 | 第27-37页 |
| ·热力模拟实验 | 第27-28页 |
| ·实验原料 | 第27页 |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7页 |
| ·实验过程 | 第27-28页 |
| ·配料 | 第27页 |
| ·混粉 | 第27页 |
| ·压坯 | 第27-28页 |
| ·烧结 | 第28页 |
| ·热力模拟实验 | 第28页 |
|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第28-35页 |
| ·试验结果曲线 | 第29-30页 |
| ·本构关系 | 第30-32页 |
| ·本构方程的建立 | 第30-32页 |
| ·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 | 第32-35页 |
| ·动态再结晶临界变形程度的确定 | 第32-33页 |
| ·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的回归 | 第33-35页 |
| ·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有限元法相关基本理论 | 第37-49页 |
| ·引言 | 第37-38页 |
| ·刚粘塑性有限元法 | 第38-40页 |
| ·刚粘塑性有限元变分原理及求解列式 | 第38-40页 |
| ·热传导分析的有限元法 | 第40-46页 |
| ·热传导分析的数学描述 | 第40-43页 |
| ·热传导的有限元离散 | 第43-46页 |
| ·热传导的空间域离散 | 第43-44页 |
| ·热传导的时间域离散 | 第44-46页 |
| ·热力耦合技术路线 | 第46页 |
| ·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流程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9-57页 |
| ·有限元软件的选用及简介 | 第49-50页 |
| ·MSC.Superform简介 | 第49-50页 |
| ·MSC.Superform分析步骤 | 第50页 |
| ·实际挤压过程描述 | 第50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50-56页 |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 ·网格的划分 | 第51-52页 |
| ·材料特性的定义 | 第52页 |
| ·初始条件的定义 | 第52页 |
| ·接触的定义 | 第52-54页 |
| ·网格重划分 | 第54-55页 |
| ·用户子程序 | 第55页 |
| ·工作的定义 | 第55-56页 |
| ·模型的提交运行 | 第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 | 第57-68页 |
| ·挤压过程中金属流动情况 | 第57-58页 |
| ·挤压过程中应力分布情况 | 第58-59页 |
| ·挤压过程中应变情况 | 第59-61页 |
| ·挤压过程中温度分布情况 | 第61-63页 |
| ·挤压过程晶粒度分布情况及验证 | 第63-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 附录1 | 第78-81页 |
| 附录2 | 第81-83页 |
| 附录3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