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其他学科论文--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

滚针配合强力益气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2-13页
引言第13-14页
1. 临床资料第14-15页
    1.1. 研究目的第14页
    1.2. 试验对象第14页
    1.3. 诊断标准第14页
        1.3.1. 西医诊断标准第14页
        1.3.2. 中医诊断标准第14页
    1.4. 纳入标准第14-15页
    1.5. 排除标准第15页
    1.6. 剔除标准第15页
2. 研究办法第15-20页
    2.1. 样本量的估算第15页
    2.2. 随机分组第15页
    2.3. 干预办法第15-16页
        2.3.1. 基础干预第15-16页
        2.3.2. 治疗组第16页
        2.3.3. 对照组第16页
    2.4. 操作办法第16页
    2.5. 注意事项第16页
    2.6. 禁忌症第16页
    2.7. 技术操作规范第16-17页
    2.8. 疗效评价第17-18页
        2.8.1. 西医疗效评定标准第17页
        2.8.2.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第17页
        2.8.3. 疗效观察第17-18页
        2.8.4. 安全性指标第18页
    2.9. 观察时间点及随访时间第18页
    2.10. 针刺不良事件记录及报告第18页
    2.11. 统计学方法第18页
    2.12. 伦理审批第18页
    2.13. 技术路线图第18-20页
3. 统计分析与结果第20-29页
    3.1. 基线比较第20页
    3.2. 疗效分析第20-22页
        3.2.1. MG相对评分量表第21页
        3.2.2. 中医症候量表第21-22页
    3.3. 炎症因子第22-27页
    3.4. 总体疗效评价第27-28页
    3.5. 病例完成情况第28页
    3.6. 安全性评价第28-29页
4. 讨论和分析第29-41页
    4.1. 结果分析第29-32页
        4.1.1. 一般资料分析第29页
        4.1.2. QMG积分对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评价第29页
        4.1.3. 中医症候积分对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评价第29页
        4.1.4. 总体临床疗效评价第29-30页
        4.1.5. 炎症因子对重症肌无力的影响第30-32页
    4.2. 西医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第32-34页
        4.2.1. MG的临床表现第32页
        4.2.2. MG分型第32-33页
        4.2.3. 发病率第33页
        4.2.4. MG的发病机制第33-34页
        4.2.5. MG的治疗第34页
    4.3. 中医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第34-37页
        4.3.1. 病名介绍第35页
        4.3.2. 病因病机第35页
        4.3.3. 辨证论型第35-36页
        4.3.4. 针灸治疗第36页
        4.3.5. 综合疗法第36-37页
    4.4. 立论依据第37-40页
        4.4.1. 滚针的理论第37-38页
        4.4.2. 选穴依据第38-39页
        4.4.3. 强力益气方义阐释第39-40页
    4.5. 问题与展望第40-41页
5. 结论第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51页
附录一: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第51-61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二:知情同意书第61-62页
附录三:重症肌无力相对评分量表第62-63页
附录四:中医症候量表第63-65页
附录五:不良事件(AE)表第65-66页
附录六:合并用药表第66-67页
附录七:随机数字表第67-69页
附录八:伦理审批件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健脾为主的中药治疗对晚期胃癌生存期的影响及实验研究
下一篇:石墨烯-导电高分子复合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