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第一章 转基因动物技术及基因打靶技术研究概述转基因动物技术研究概述 | 第11-24页 |
·引言 | 第11页 |
·转基因动物生产方法概述 | 第11-14页 |
·显微注射法 | 第11-12页 |
·逆转录病毒感染法 | 第12页 |
·胚胎干细胞介导法 | 第12页 |
·原始生殖细胞介导法 | 第12页 |
·精子介导法 | 第12-13页 |
·体细胞核移植法 | 第13-14页 |
·转基因动物的应用 | 第14-16页 |
·生物制药 | 第14页 |
·建立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 第14-15页 |
·生产可用于人体器官移植的动物器官 | 第15页 |
·动物抗病育种和改良动物生产性能 | 第15-16页 |
·转基因动物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转基因动物的成功率和成活率极低 | 第16页 |
·外源基因在目的基因中的整合率低,效果不稳定 | 第16页 |
·外源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行为难以控制 | 第16页 |
·对转基因过程中的精细理论及其过程不甚清楚 | 第16页 |
·转基因动物的安全性问题基因打靶技术研究概述 | 第16-17页 |
·引言 | 第17页 |
·基因打靶技术的发展简史 | 第17-18页 |
·基因打靶技术研究概述 | 第18-23页 |
·Cre-LoxP 系统 | 第19-20页 |
·基因捕获载体系统 | 第20-21页 |
·大规模随机基因敲除技术 | 第21页 |
·miRNA 技术的应用 | 第21-22页 |
·利用核移植技术研制基因敲除大动物 | 第22页 |
·基因打靶技术对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深远影响 | 第22-23页 |
·展望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24-47页 |
第二章 普通型基因打靶载体PA2T 的构建及功能研究 | 第24-3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5-26页 |
·材料 | 第25页 |
·载体的构建 | 第25-26页 |
·细胞转染和相关检测 | 第26页 |
·pA2T 转化大肠杆菌BM25.8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通用型基因打靶载体酶切鉴定及分析 | 第26-28页 |
·转染山羊成纤维细胞及正负选基因活性分析 | 第28-29页 |
·LoxP 序列生物活性分析 | 第29页 |
·讨论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第三章 CRE RECOMBINASE 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 第32-3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2-33页 |
·材料 | 第32-33页 |
·方法 | 第33页 |
·结果 | 第33-38页 |
·pTC 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 | 第33-35页 |
·Cre 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活性分析 | 第35-38页 |
·Cre 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8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小鼠 OCT-4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 第39-4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9-40页 |
·材料 | 第39-40页 |
·方法 | 第40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40-42页 |
·小鼠Oct4 启动子的克隆 | 第40-41页 |
·小鼠Oct4 启动子的功能验证 | 第41-42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新型基因打靶载体PA2TR 的构建 | 第43-4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3-44页 |
·材料 | 第43-44页 |
·方法 | 第44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44-45页 |
·载体pOHP 的酶切鉴定 | 第44-45页 |
·载体pA2TR 鉴定及功能验证 | 第45页 |
·讨论及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