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思想史论文--中国经济思想论文--古代论文

论先秦义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7-16页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7-8页
     ·研究背景第7-8页
     ·研究意义第8页
   ·文献综述第8-14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8-9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9-14页
   ·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第14页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5-16页
2 义利思想的范畴第16-21页
   ·“义”的溯源第16页
   ·“利”的溯源第16-17页
   ·义利关系的经济学解释第17-21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第17-18页
     ·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第18-19页
     ·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第19-21页
3 重义轻利的义利思想第21-26页
   ·重义轻利思想的起源第21-22页
   ·重义轻利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第22-24页
     ·孔子的义利思想第22-23页
     ·孟子的义利思想第23-24页
   ·对重义轻利思想的评价及其意义第24-26页
4 重利轻义的义利思想第26-31页
   ·重利轻义思想的起源第26-27页
   ·重利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第27-29页
     ·商鞅的义利思想第27-28页
     ·韩非的义利思想第28-29页
   ·对重利轻义思想的评价及其意义第29-31页
5 义利皆轻的义利思想第31-38页
   ·义利皆轻思想的起源第31-32页
   ·义利皆轻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第32-37页
     ·老子的义利思想第32-33页
     ·杨朱的义利思想第33-35页
     ·庄子的义利思想第35-37页
   ·对义利皆轻思想的评价及其意义第37-38页
6 义利皆重的义利思想第38-46页
   ·义利皆重思想的起源第38-39页
   ·义利皆重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第39-44页
     ·墨子的义利思想第39-40页
     ·《管子》作者的义利思想第40-42页
     ·荀子的义利思想第42-44页
   ·对义利皆重思想的评价及其意义第44-46页
7 结论:先秦义利思想的当代价值第46-52页
   ·先秦义利思想的历史影响第46-48页
     ·先秦义利思想的总结第46-47页
  7 1.2 先秦义利思想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影响第47-48页
   ·先秦义利思想对当代的影响第48-52页
     ·“重义轻利”和“重利轻义”的误区第48-49页
     ·“义利皆轻”在当代社会的运用第49-50页
     ·“义利皆重”是当代社会的正确选择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价格效用理论--对现代效用理论的批判及重构
下一篇:论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的土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