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循环经济的石化园区发展模式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3页
1 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第13-47页
   ·本文的现实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3-20页
     ·循环经济是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重点第13-14页
     ·石化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与障碍第14-16页
     ·研究基于循坏经济的石化园区的意义第16-20页
   ·石化园区的现实特征及发展模式第20-26页
     ·石化产业和园区的基本特征第20-22页
     ·国内外石化园区的模式第22-24页
     ·石化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第24-26页
   ·本文的理论基础第26-42页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展第26-31页
     ·园区理论的研究进展第31-37页
     ·石化园区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第37-42页
   ·本文研究的重点、方法和框架第42-47页
     ·本文的研究重点第42-43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43-44页
     ·本文的研究框架第44-47页
2 基于循环经济的石化园区内部发展模式研究第47-67页
   ·石化企业的清洁生产第47-52页
     ·清洁生产的概念第47-48页
     ·清洁生产的内容第48-50页
     ·清洁生产的效果第50-52页
   ·石化企业的绿色化学第52-57页
     ·原子经济性第52-53页
     ·绿色化学的实施第53-56页
     ·绿色化学的制度设计第56-57页
   ·石化企业基于循环经济的模式分析第57-67页
     ·产生溢出效应第58-60页
     ·产生扩散效应第60-62页
     ·产生渗透效应第62-63页
     ·石化企业循环经济的推动力第63-67页
3 基于循环经济的石化园区发展模式研究第67-91页
   ·石化园区的集聚第67-71页
     ·石化园区的产业集聚第67-68页
     ·石化园区的资源集聚第68-69页
     ·石化园区的集聚效应第69-71页
   ·石化园区的链条设计第71-79页
     ·石化园区的产业链第71-73页
     ·石化园区的链条设计第73-77页
     ·石化园区的链反应实施第77-79页
   ·石化园区基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第79-91页
     ·石化园区的耦合模式第79-82页
     ·石化园区的耦合效应第82-86页
     ·石化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第86-91页
4 基于循环经济的石化园区外部发展模式研究第91-129页
   ·石化园区与环境第91-104页
     ·生态环境是第一财富第91-93页
     ·环境外部性的内生化第93-94页
     ·生态效率及环境阈值的确定第94-104页
   ·石化园区与社会第104-114页
     ·石化园区的社会责任第105-109页
     ·石化园区的社会危机第109-110页
     ·石化园区社会阈值及蝴蝶效应的对策第110-114页
   ·石化园区与市场第114-124页
     ·市场制约因素第114-116页
     ·绿色市场机制第116-120页
     ·石化园区市场效益分析第120-124页
   ·基于循环经济石化园区的外部发展模式第124-129页
     ·控制社会熵增和环境熵增第124-125页
     ·降低外部熵增的主要渠道第125-126页
     ·石化园区内外共赢的重要保障第126-129页
5 基于循环经济的石化园区发展总模式第129-151页
   ·模型的基本构成第129-133页
     ·模型的研究对象第129-130页
     ·模型的运动机理第130-131页
     ·模型的边界条件第131-133页
   ·啮合式螺旋上升模型的合成第133-142页
     ·啮合作用的形成第133-134页
     ·螺旋上升的能量第134-138页
     ·螺旋上升的选择力第138-142页
   ·啮合式螺旋上升模型的发展模式第142-151页
     ·模型的发展条件第142-144页
     ·模型的发展轨迹第144-147页
     ·模型的发展目标第147-151页
6 实证分析第151-169页
   ·吉林石化园区的规划背景和目标第151-152页
   ·吉林石化园区的基本情况第152-156页
   ·吉林石化园区的内部分析第156-163页
   ·吉林石化园区的外部分析第163-165页
   ·基于循环经济的吉林石化园区发展模式分析第165-169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69-173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69-170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70-171页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71-173页
参考文献第173-182页
索引第182-1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86-189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89页

论文共1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TE的股市泡沫结构理论研究
下一篇:基于商圈发展动力机制的商业地产选址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