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河巫溪段水体总磷TMDL估算及分配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总量控制的类型与作用 | 第16-17页 |
·国外总量控制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我国总量控制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流域概况及研究方法介绍 | 第24-37页 |
·流域概况 | 第24-26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4-25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介绍 | 第26-37页 |
·引言 | 第26页 |
·TMDL计划概述 | 第26-30页 |
·历时曲线法介绍 | 第30-33页 |
·SWAT模型概述 | 第33-35页 |
·补充说明 | 第35-37页 |
第三章 SWAT模型对总磷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 | 第37-57页 |
·模型数据输入 | 第37-42页 |
·数据类型及来源 | 第37页 |
·矢量数据投影转换 | 第37-38页 |
·DEM输入 | 第38页 |
·土地利用数据及处理 | 第38-40页 |
·土壤类型数据及处理 | 第40-41页 |
·气象数据及处理 | 第41-42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42-47页 |
·子流域的划分 | 第42-43页 |
·水文响应单元(HRU ) | 第43页 |
·污染源数据输入 | 第43-46页 |
·农业管理措施数据输入 | 第46页 |
·模型的运行 | 第46-47页 |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7-48页 |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 第48-51页 |
·技术路线 | 第48-49页 |
·总径流的率定和验证 | 第49-50页 |
·泥沙的率定和验证 | 第50-51页 |
·总磷的率定和验证 | 第51页 |
·SWAT模型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泥沙及总磷季节变化规律 | 第51-53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泥沙及总磷负荷 | 第53页 |
·各支流流域泥沙及总磷年均负荷 | 第53-54页 |
·各子流域泥沙及总磷年均负荷 | 第54-55页 |
·泥沙及总磷在河道中的损失量估算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LDC估算总磷 TMDL及负荷分配 | 第57-66页 |
·水体问题识别 | 第57页 |
·水体总磷目标值的确定 | 第57-58页 |
·水体水质评估 | 第58-59页 |
·总磷 TMDL的估算 | 第59-60页 |
·总磷负荷的初步分配 | 第60-63页 |
·分配方法 | 第60页 |
·MOS的确定 | 第60-61页 |
·初步分配结果 | 第61-63页 |
·不同季节总磷负荷分配 | 第63页 |
·总磷负荷的详细分配 | 第63-65页 |
·分配路线 | 第63页 |
·点源 | 第63-64页 |
·非点源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研究成果 | 第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2页 |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