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天然针铁矿特征 | 第15-17页 |
·天然针铁矿形态和物理性质 | 第15页 |
·天然针铁矿成因及产状 | 第15页 |
·天然针铁矿分布与用途 | 第15-16页 |
·天然针铁矿的环境矿物学 | 第16页 |
·铁氢氧化物对环境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合成针铁矿介绍 | 第17-18页 |
·针铁矿合成工艺路线简介 | 第17-18页 |
·合成针铁矿的化学性质 | 第18页 |
·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污染状况及危害 | 第18-22页 |
·我国地下水水资源及其重要性 | 第18-19页 |
·我国的地下水污染概况 | 第19-20页 |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 第20页 |
·硝酸盐污染的健康威胁 | 第20-21页 |
·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原因 | 第21-22页 |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控制对策 | 第22-23页 |
·不同地区氮污染管理措施 | 第22页 |
·减少氮肥损失 | 第22-23页 |
·加强对地下水源和污染区的管理和保护 | 第23页 |
·开展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调查评价及编制评价图册 | 第23页 |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修复技术 | 第23-26页 |
·物理方法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 | 第23-24页 |
·生物修复技术 | 第24-26页 |
·化学还原技术 | 第26页 |
·纳米铁微粒的制备方法 | 第26-29页 |
·纳米铁微粒的物理制备方法 | 第26-27页 |
·纳米铁微粒的化学制备方法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9-31页 |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意义 | 第29-30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0-31页 |
第二章 纳米铁的制备及表征 | 第31-46页 |
·天然针铁矿矿物表征 | 第31-34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1-32页 |
·天然针铁矿矿石外貌图 | 第32-33页 |
·SEM 形貌分析 | 第33-34页 |
·天然针铁矿EDS 图分析 | 第34页 |
·磁化率(MS)分析 | 第34页 |
·比表面积的测定 | 第34页 |
·合成针铁矿表征 | 第34-37页 |
·合成针铁矿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5页 |
·提纯后的合成针铁矿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5-36页 |
·透射电镜分析(TEM)和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36-37页 |
·磁化率(MS)分析 | 第37页 |
·比表面积的测定 | 第37页 |
·纳米铁的制备步骤 | 第37-41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37页 |
·氢气还原天然针铁矿制备纳米铁 | 第37-41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9页 |
·粒径和BET 分析 | 第39-40页 |
·磁化率(MS)分析 | 第40-41页 |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41页 |
·氢气还原合成针铁矿制备纳米铁 | 第41-45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41-42页 |
·粒径和BET 分析 | 第42-43页 |
·磁化率(MS)分析 | 第43-44页 |
·扫描电镜分析(SEM)和透射电镜分析(TEM)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纳米铁去除水中硝酸盐、亚酸盐研究 | 第46-60页 |
·实验试剂及方法 | 第46-47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6页 |
·实验主要分析方法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不同因素对纳米零价铁(FE0)去除水中硝酸盐的影响 | 第47-53页 |
·煅烧温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初始pH 值的影响 | 第48-49页 |
·硝酸盐浓度的影响 | 第49页 |
·铁与硝酸盐质量比的影响 | 第49-51页 |
·针铁矿矿石破碎粒径的影响 | 第51页 |
·普通铁粉和纳米铁粉对比实验 | 第51-52页 |
·纳米铁粉还原硝酸盐产物和机制分析 | 第52-53页 |
·不同因素对纳米零价铁(FE~0)去除水中亚硝酸盐的影响 | 第53-58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53-54页 |
·初始pH 值的影响 | 第54-55页 |
·亚硝酸盐浓度的影响 | 第55页 |
·铁与亚硝酸盐质量比的影响 | 第55-56页 |
·针铁矿矿石破碎粒径的影响 | 第56-57页 |
·普通铁粉和纳米铁粉对比实验 | 第57-58页 |
·纳米铁粉还原亚硝酸盐产物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天然针铁矿和合成针铁矿制备纳米铁去除硝酸盐氮对比 | 第60-69页 |
·实验试剂及方法 | 第60-61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60页 |
·实验主要分析方法 | 第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实验条件对两种纳米铁去除硝酸盐的影响对比 | 第61-64页 |
·反应时间 | 第61页 |
·硝酸盐浓度 | 第61-62页 |
·初始pH 值 | 第62-63页 |
·纳米铁与硝酸盐质量比 | 第63-64页 |
·两种材料制备出纳米铁去除亚硝酸盐在不同因素中对比 | 第64-67页 |
·反应时间 | 第64页 |
·亚硝酸盐浓度 | 第64-65页 |
·初始pH 值 | 第65-66页 |
·纳米铁与亚硝酸盐质量比 | 第66页 |
·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页 |
·建议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