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论“社科学派”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的价值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2页
 (一) 研究意义第9页
 (二) 研究现状第9-10页
 (三) 研究思路第10-11页
 (四) 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一、 “社科学派”产生的原因分析第12-25页
 (一) 当代我国法学研究的主要问题第12-19页
  1. 我国法学研究的现状简述第12-13页
  2. 相对薄弱的理论层面第13-15页
  3.社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日趋复杂化的研究客体第15-16页
  4. 司法环节的制度性缺陷第16-19页
 (二) “社科学派”的产生及其理论价值第19-25页
  1. 现代中国的法学的变迁第19-21页
  2. “社科学派”概述第21-22页
  3. “社科学派”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第22-23页
  4. “社科学派”的研究方法对破解我国法学研究困境的作用第23-25页
二、 “社科学派”的研究方法与传统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第25-38页
 (一) 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第25-31页
  1. 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方法概述第25-26页
  2. 马克思对法学研究方法的认识第26页
  3.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发展第26-28页
  4.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发展第28-29页
  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方法第29-30页
  6. 传统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方法与三大学派第30-31页
 (二) “社科学派”与传统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方法的比较第31-35页
  1. 二者的阶级分析方法之比较第31-32页
  2. 二者的价值分析方法之比较第32-33页
  3. 二者的实证研究方法之比较第33-35页
 (三) “社科学派”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继承、发展与改革第35-38页
  1. “社科学派”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方法的继承第35页
  2. “社科学派”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第35-36页
  3. “社科学派”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意识形态化缺陷的改革第36-38页
三、 “社科学派”对促进当代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之前景的展望第38-44页
 (一) “社科学派”的研究方法能够提取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实质内核第38-39页
 (二) “社科学派”的研究方法能够拓展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的新思路第39-40页
 (三) “社科学派”的研究方法能够赋予马克思主义法学国际化的研究视野第40-42页
 (四) “社科学派”的研究方法能够增强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的现实价值第42-44页
结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价值取向研究
下一篇:列宁依法治国思想及其对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