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0-11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13页 |
·基础地质工作 | 第11页 |
·矿产地质工作 | 第11-12页 |
·铀矿地质工作 | 第12-13页 |
·存在问题 | 第13页 |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主要工作量 | 第16-17页 |
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7-31页 |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7-18页 |
·地层 | 第18-22页 |
·前白垩纪地层 | 第20页 |
·建德群 | 第20-21页 |
·衢江群 | 第21-22页 |
·第四系 | 第22页 |
·火山岩 | 第22-24页 |
·岩浆活动 | 第22页 |
·晚侏罗世侵入岩 | 第22-23页 |
·早白垩世侵入岩 | 第23-24页 |
·构造 | 第24-25页 |
·新路盆地 | 第24-25页 |
·区域构造演化 | 第25-31页 |
·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基本特征 | 第25-26页 |
·构造演化 | 第26-31页 |
3 构造应力场分析 | 第31-52页 |
·构造应力场概述 | 第31页 |
·构造层、构造期划分 | 第31-33页 |
·前白垩纪构造期主应力分析 | 第33-35页 |
·建德期主应力分析 | 第35-39页 |
·建德期断裂活动特征 | 第35-36页 |
·建德期主应力测量 | 第36-39页 |
·衢江期主应力分析 | 第39-48页 |
·衢江期断裂活动特征 | 第39-41页 |
·衢江期主应力测量 | 第41-48页 |
·始新世—渐新世构造期主应力分析 | 第48-52页 |
·始新世—渐新世断裂活动特征 | 第48页 |
·始新世—渐新世主应力测量 | 第48-52页 |
4 建德期构造应力值估算、构造应力场数学模拟 | 第52-61页 |
·构造应力值大小估算方法 | 第52-53页 |
·建德期构造应力值估算 | 第53-54页 |
·建德期构造应力场数学模拟 | 第54-61页 |
·一般原理 | 第54-55页 |
·模拟过程 | 第55-56页 |
·结果分析 | 第56-61页 |
5 构造应力场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 | 第61-70页 |
·铀成矿地质条件 | 第61-63页 |
·铀源条件 | 第61页 |
·地质构造条件 | 第61-62页 |
·岩浆岩条件 | 第62-63页 |
·新路铀矿聚集区地质特征 | 第63-65页 |
·构造应力场与铀成矿作用 | 第65-70页 |
·根据建德期构造应力场数学模拟结果预测铀成矿的有利部位 | 第65-66页 |
·早白垩世—渐新世构造应力场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 | 第66-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