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我国企业境外上市概述 | 第9-19页 |
(一) 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五次浪潮 | 第9-11页 |
(二) 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方式 | 第11-16页 |
(三) 我国企业境外间接上市的路径 | 第16-19页 |
二、特殊目的公司 | 第19-27页 |
(一) 特殊目的公司的概念与特征 | 第19-20页 |
(二) 特殊目的公司与离岸公司 | 第20-21页 |
(三) 我国企业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上市的动因分析 | 第21-25页 |
1. 境外融资 | 第21-23页 |
2. 节约上市成本 | 第23-24页 |
3. “超国民待遇”的诱惑 | 第24-25页 |
(四) 借壳上市——国美借壳鹏润香港上市 | 第25-27页 |
三、我国对境内企业通过特殊目的公司上市的监管 | 第27-38页 |
(一) 对我国企业通过特殊目的公司间接上市监管的过程回顾 | 第27-31页 |
1. “无异议函”制度的立与废 | 第27-28页 |
2. 严格监管时期 | 第28-29页 |
3. 适度宽松时期 | 第29-31页 |
(二) 新监管时期 | 第31-35页 |
1.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的出台 | 第31-32页 |
2. 10号文对特殊目的公司的监管 | 第32-33页 |
3. 10号文的影响 | 第33-35页 |
(三) 我国对特殊目的公司境外上市监管时松时紧的原因探析 | 第35-38页 |
1. 对一个新的现象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 | 第35-36页 |
2. 多变的监管过程是各个利益群体的博弈的结果 | 第36页 |
3. “政策寻租”是我国最终加强对特殊目的公司监管的最主要原因 | 第36-38页 |
四、对我国企业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上市监管的思考 | 第38-44页 |
(一) 我国企业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上市的发展前景 | 第38-40页 |
(二) 对我国企业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上市监管的建议 | 第40-44页 |
1. 尽快制定更高层次的法律规范 | 第40-41页 |
2. 中国证监会加强与上市地监管局的监管合作 | 第41页 |
3. 规范有关中介机构的境外上市服务 | 第41页 |
4. 完善外商投资相关制度 | 第41页 |
5. 完善多层次的国内资本市场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