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1 导论 | 第7-14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 ·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国际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 第7页 |
| ·对外贸易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 第7-8页 |
| ·欠发达地区提升外贸竞争力的需求日益迫切 | 第8-9页 |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外贸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 ·贵州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2页 |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 | 第14-20页 |
| ·相关概念及范畴的界定 | 第14-15页 |
| ·外贸竞争力的内涵 | 第14页 |
| ·东盟市场的范畴 | 第14-15页 |
| ·外贸竞争力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18页 |
| ·古典贸易理论 | 第15-16页 |
| ·新贸易理论 | 第16-17页 |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17-18页 |
| ·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第18-20页 |
| 3 贵州外贸竞争力的基础──拓展东盟市场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20-31页 |
| ·基本分析思路: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 第20页 |
| ·比较优势的分析方法与评价指标 | 第20-22页 |
| ·比较优势的分析方法与框架 | 第20-21页 |
| ·比较优势各因素的评价指标 | 第21-22页 |
| ·静态视角分析:拓展东盟市场的外生比较优势 | 第22-26页 |
|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 第22-23页 |
| ·劳动力优势难以发挥 | 第23-24页 |
| ·资本短缺限制发展 | 第24-25页 |
| ·区位具备相对优势 | 第25-26页 |
| ·动态视角分析:拓展东盟市场的内生比较优势 | 第26-31页 |
| ·科技发展具有潜力 | 第26-27页 |
| ·人力资本差距明显 | 第27-29页 |
| ·利用外资规模较小 | 第29-30页 |
| ·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 第30-31页 |
| 4 贵州外贸竞争力实证分析──拓展东盟市场的竞争优势分析 | 第31-46页 |
| ·区域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1-33页 |
| ·区域外贸竞争力的基本分析框架 | 第31页 |
| ·区域外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第31-33页 |
| ·贵州外贸竞争力的分析思路与方法 | 第33页 |
| ·贵州外贸整体规模分析 | 第33-35页 |
| ·贵州外贸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 第35-38页 |
| ·经营主体结构──私营企业成为生力军 | 第35-36页 |
| ·贸易方式结构──加工贸易持续下滑 | 第36-37页 |
| ·出口商品结构──初级工业制成品占据主体 | 第37-38页 |
| ·贵州外贸出口商品竞争力分析 | 第38-44页 |
|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显示优势产业测定 | 第38-40页 |
| ·贸易竞争指数分析:产业出口能力测定 | 第40-42页 |
|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分析:潜在优势产业测定 | 第42-43页 |
| ·贵州出口产品竞争力综合评价 | 第43-44页 |
| ·贵州拓展东盟市场的外贸竞争力评价 | 第44-46页 |
| 5 贵州外贸竞争力的制约因素──拓展东盟市场的劣势分析 | 第46-52页 |
| ·内生制约因素 | 第46-49页 |
| ·交通运输不便的制约 | 第46-47页 |
| ·人力资源匮乏的制约 | 第47-48页 |
| ·产业结构落后的制约 | 第48-49页 |
| ·发展资金短缺的制约 | 第49页 |
| ·外生制约因素 | 第49-52页 |
| ·政策实施滞后的制约 | 第49-50页 |
| ·产业结构趋同的制约 | 第50-52页 |
| 6 贵州外贸竞争力的提升途径──拓展东盟市场的对策建议 | 第52-57页 |
| ·促进贵州外贸竞争力提升的整体思路 | 第52页 |
|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 第52页 |
| ·努力培育竞争优势 | 第52页 |
| ·提升贵州外贸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52-57页 |
| ·做好依国定策,发挥比较优势 | 第52-54页 |
| ·加强区域合作,利用区位优势 | 第54页 |
| ·升级产业结构,发展竞争优势 | 第54-55页 |
| ·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国际影响 | 第55-56页 |
| ·推进制度创新,营造竞争环境 | 第56-57页 |
| 结语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附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