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近现代哲学认识论的内在转变 | 第8-13页 |
第一节 从康德到卡西尔认识论域的扩大 | 第8-9页 |
第二节 从卡西尔到苏珊·朗格 人类精神的内在突破——艺术的产生 | 第9-13页 |
一 人是符号的动物 | 第10-11页 |
二 一种特殊符号——艺术的产生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情感与形式——苏珊·朗格的艺术理论及从中引发的思索 | 第13-28页 |
第一节 苏珊·朗格生平简介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苏珊·朗格对卡西尔理论的扬弃 | 第14-15页 |
第三节 苏珊·朗格理论的几个重要概念 | 第15-21页 |
一 人类的抽象思维 | 第15-17页 |
二 幻象的概念 | 第17-18页 |
三 生命形式及逻辑类似的概念 | 第18-21页 |
第四节 苏珊·朗格的审美直觉论 | 第21-26页 |
一 苏珊·朗格对柏格森和克罗齐直觉理论的清理 | 第21-22页 |
二 苏珊·朗格直觉概念的内涵 | 第22-23页 |
三 直觉活动的分类 | 第23页 |
四 直觉活动的特点 | 第23-25页 |
五 直觉活动具有整体性 | 第25页 |
六 直觉离不开外在的社会现实 | 第25-26页 |
第五节 卡西尔及苏珊·朗格理论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情感、直观与逻辑人类心智成长的史诗 | 第28-47页 |
第一节 直观、演绎、通观——“直觉”概念的解释 | 第28-33页 |
一 直观与直觉 | 第28-30页 |
二 演绎与直觉 | 第30-32页 |
三 通观——与直觉更为接近的概念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分——情感与形式的统一 | 第33-40页 |
一 区分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 | 第33-36页 |
二 对心理现象的把握——内知觉 | 第36-37页 |
三 体验的历时性和共时性 | 第37-40页 |
第三节 佛教量论因明学对苏珊·朗格理论的解释 | 第40-47页 |
一 现量与比量 | 第40-41页 |
二 离分别、不错乱、新生 | 第41-43页 |
三 瑜伽现量与心智 | 第43-47页 |
结语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一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