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5-39页 |
1 古代医家对肥胖病的认识 | 第15-16页 |
·史书描述肥胖的特征 | 第15页 |
·史书记载肥胖的病因及病机 | 第15页 |
·史书有关针刺减肥记载 | 第15-16页 |
2 现代医学对肥胖症的认识 | 第16-26页 |
·发病机制 | 第17-20页 |
·肥胖症的确定和分级 | 第20-21页 |
·肥胖症的危害 | 第21-23页 |
·肥胖与高脂血症 | 第23-24页 |
·减肥及调脂治疗 | 第24-26页 |
3 肥胖病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 第26-32页 |
·肥胖病因研究 | 第27页 |
·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研究 | 第27-28页 |
·临床及其实脸研究 | 第28-30页 |
·针刺配合其他疗法 | 第30-31页 |
·临床研究现状和展望 | 第31页 |
·埋线疗法治疗肥胖研究进展 | 第31-32页 |
4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的文献研究 | 第32-34页 |
5 肥胖症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 第34-36页 |
·啮齿类肥胖单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改变体脂分布的转基因和基因敲除啮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35页 |
·营养性肥胖动物模型 | 第35-36页 |
6 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的动物实验的文献研究 | 第36-37页 |
7 穴位埋线疗法的渊源 | 第37页 |
8 结语 | 第37-39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9-54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39-44页 |
·临床资料 | 第39-41页 |
·治疗方法 | 第41-44页 |
2 临床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 第44-47页 |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 | 第47-48页 |
·不良反应观察 | 第48页 |
·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3 讨论 | 第49-54页 |
·关于治疗单纯性肥胖病针灸取穴的理论探讨 | 第49页 |
·关于减肥误区的认识 | 第49页 |
·关于性别与减肥疗效的关系 | 第49-50页 |
·穴位埋线对肥胖患者体重变化曲线的影响 | 第50页 |
·穴位埋线对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 | 第50页 |
·穴位埋线能有效改善血脂代谢,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 第50-51页 |
·穴位埋线治疗对瘦素、"脂肪—胰岛素轴"的作用 | 第51-52页 |
·穴位埋线应用于减肥的优势所在 | 第52-54页 |
第三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 第54-69页 |
1 饲养与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实验动物及饲养 | 第54页 |
·实验饲料的制备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实验数据统计方法及处理 | 第56页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61页 |
3 讨论 | 第61-68页 |
·关于肥胖大鼠模型的研制 | 第61-62页 |
·关于实验大鼠穴位埋线取穴的研究 | 第62-63页 |
·穴位埋线对下丘脑血清的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及丙二醛的影响 | 第63-64页 |
·穴位埋线对神经肽Y(NPY)的调节 | 第64-65页 |
·穴位埋线对NO含量与NOS活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穴位埋线对下丘脑的调节作用 | 第66-67页 |
·穴位埋线减肥作用机理的总结 | 第67-68页 |
4 结论 | 第68-69页 |
结语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附录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