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选题原由及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原由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概念的论述与辨析 | 第10-15页 |
·城市外交的界定 | 第11-12页 |
·城市外交的特点 | 第12-13页 |
·城市外交与其他外交形式的联系 | 第13-15页 |
·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国外关于城市外交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关于城市外交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关于广州城市外交的研究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和分析路径 | 第19-21页 |
·基本思路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20-21页 |
第2章 广州城市外交的发展进程 | 第21-42页 |
·雏形阶段——对外交往逐现城市外交的雏形 | 第21-26页 |
·“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 | 第21-23页 |
·“十三行”对外贸易 | 第23-24页 |
·设立首间驻穗外国领事馆 | 第24-25页 |
·交涉使司的设立 | 第25-26页 |
·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下友城搭建交流桥梁(1949年-1988年) | 第26-29页 |
·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的成立 | 第27页 |
·开始结交国际友好城市 | 第27-29页 |
·中国进出口交易会 | 第29页 |
·停滞阶段——政治风波下被动发展(1989年-1991年) | 第29-31页 |
·发展阶段——“南巡讲话”造就新局面(1992年-2000年) | 第31-37页 |
·广州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招商)外向型经济组性 | 第32-34页 |
·与友城交往逐步迈向实质性交流 | 第34-35页 |
·拟建国际大都市 | 第35-36页 |
·开始涉入国际城市多边组织 | 第36-37页 |
·提升阶段——新世纪带来新机遇(2001年-至今) | 第37-42页 |
·新世纪广州在国际关系中地位的提升 | 第37-38页 |
·与友城交往拓展至市民层面 | 第38-40页 |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交流活动 | 第40-41页 |
·亚运会打造广州城市外交新篇章 | 第41-42页 |
第3章 广州城市外交的特征和作用 | 第42-57页 |
·广州城市外交的类型 | 第43-52页 |
·按城市外交涉及的领域分类 | 第43-46页 |
·按城市外交参与主体个数分类 | 第46-47页 |
·按城市外交主要参与者分类 | 第47-48页 |
·广州城市外交的基本特征 | 第48-52页 |
·广州城市外交的特点 | 第52-54页 |
·以服务于中国的总体外交为根本 | 第52页 |
·以推动经济发展为出发点 | 第52-53页 |
·以服务社会发展为立足点 | 第53页 |
·以外事为民为宗旨 | 第53-54页 |
·以UCLG平台提升对外交往层次 | 第54页 |
·广州城市外交的作用 | 第54-57页 |
·对城市的作用 | 第55-56页 |
·对国家的作用 | 第56-57页 |
·对国际社会的作用 | 第57页 |
第4章 广州城市外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7-65页 |
·广州城市外交面临的挑战 | 第57-63页 |
·人才问题 | 第58-59页 |
·与友好城市交往仍缺乏实质性交流活动 | 第59-61页 |
·外国驻穗领事馆问题 | 第61-62页 |
·城市对外宣传问题 | 第62-63页 |
·广州城市外交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63-65页 |
·国家层面 | 第63-64页 |
·地方层面 | 第64-65页 |
·个人层面 | 第65页 |
第5章 对广州积极开展城市外交的建议 | 第65-72页 |
·强化对外交往的意识 | 第65-66页 |
·强化中央对外交往意识 | 第65-66页 |
·强化地方对外交往意识 | 第66页 |
·建立新型地方政府外事管理体制 | 第66-67页 |
·打造地方外事工作整体合力 | 第66-67页 |
·加强外事工作战略研究 | 第67页 |
·提高外事人员综合素质 | 第67页 |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 第67-68页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 | 第67-68页 |
·全面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 第68页 |
·努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 第68页 |
·加快领事馆区配套设施的建设 | 第68-69页 |
·加强城市品牌建设 | 第69-72页 |
·加快建立城市标志性建筑物 | 第69-70页 |
·强化城市品牌意识 | 第70页 |
·加强城市的对外宣传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