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施工管理论文--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1 绪论第10-17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第12-13页
     ·国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5-17页
     ·研究目标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17页
2 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第17-35页
   ·危险源的定义、构成要素及特征第17-19页
     ·危险源的定义第17-18页
     ·危险源的基本要素第18-19页
     ·施工现场危险源特征第19页
   ·危险源的分类第19-22页
     ·按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类第19-20页
     ·按引起事故起因物类型分类第20-21页
     ·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第21-22页
   ·事故第22-30页
     ·事故的定义第22页
     ·事故致因理论第22-27页
     ·事故报告第27-28页
     ·事故调查第28-30页
   ·施工现场事故第30-33页
     ·建筑施工事故的特点第30页
     ·施工现场事故发生的原因第30-32页
     ·建筑施工事故的类型第32-33页
   ·系统安全管理第33-35页
     ·系统安全的含义及观点第33页
     ·系统安全管理的含义、特点及内容第33-35页
3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第35-78页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系统的定义第35-37页
     ·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第35页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第35页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系统的定义第35页
     ·施工现场危险源动态管理的程序第35-37页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第37-48页
     ·危险源辨识的概念、原则、依据第37-38页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程序第38-40页
     ·危险源辨识应把握的环节第40页
     ·危险源辨识注意事项第40-42页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手段第42-43页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体系的建立第43-48页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评价第48-61页
     ·危险源评价的定义第48页
     ·施工现场危险源评价的特点和指导原则第48-50页
     ·危险源评价方法第50-52页
     ·施工现场危险源评价模型第52-61页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第61-66页
     ·危险源控制的原则第62-63页
     ·危险源控制的途径第63页
     ·危险源控制分类第63-64页
     ·施工现场危险源控制的方法第64-66页
   ·应急预案第66-78页
     ·应急预案的定义、目的、意义及分类第66-67页
     ·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和基本要素第67-68页
     ·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及要求第68-70页
     ·应急预案的编制第70-71页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第71-73页
     ·施工现场应急响应第73-75页
     ·施工现场常见的事故和应急处置方式第75-78页
4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第78-95页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系统的开发及运行平台第78-81页
     ·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第78页
     ·开发及运行平台第78页
     ·编程工具、数据库和服务器第78-81页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系统的模块及功能第81-85页
     ·系统的组成第81-82页
     ·总部版功能第82-84页
     ·项目版功能第84页
     ·业主、监理版功能第84-85页
   ·程序的主要界面及操作第85-95页
     ·用户登陆界面第85页
     ·总部版界面及操作第85-90页
     ·项目版界面及操作第90-94页
     ·业主监理版界面及操作第94-95页
5 工程实例第95-100页
   ·工程概况及设计状况第95页
     ·工程概况第95页
     ·设计概况第95页
   ·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概况第95-96页
     ·工程特点第95-96页
     ·施工条件第96页
   ·现场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第96-99页
     ·危险源辨识第96-97页
     ·危险源评价第97页
     ·危险源控制第97页
     ·编制应急预案第97-99页
   ·危险源查看、监控第99-10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00-102页
   ·主要工作内容总结第100页
   ·展望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5页
附录第105-106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05-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市住宅综合间距研究
下一篇:重庆空港体育馆铝合金穹顶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