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8页 |
二、世界保险监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8-10页 |
三、我国保险监管法律问题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一章 英、美两国保险监管模式及国际保险监管发展趋势 | 第12-21页 |
第一节 英、美两国的保险监管模式 | 第12-17页 |
一、英国的保险监管模式 | 第12-14页 |
二、美国的保险监管模式 | 第14-17页 |
第二节 国际保险监管的发展趋势 | 第17-20页 |
一、放松市场管制与加强保险监管并重 | 第17-18页 |
二、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过渡 | 第18-19页 |
三、偿付能力监管模式不断发展完善 | 第19页 |
四、国际间的保险监管合作进一步增强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我国保险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32页 |
第一节 我国保险监管的现状分析 | 第21-25页 |
一、我国保险监管的立法现状 | 第21-23页 |
二、我国保险监管的实践分析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我国保险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5-30页 |
一、我国保险监管立法层次较低 | 第25-26页 |
二、我国的保险监管主体不健全 | 第26-28页 |
三、我国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 | 第28-29页 |
四、我国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的矛盾 | 第29页 |
五、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模式不成熟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我国保险监管的对策分析 | 第32-48页 |
第一节 我国保险监管对策的宏观定位 | 第32-34页 |
一、集监管与服务于一体的保险监管理念 | 第32-33页 |
二、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并重的保险监管模式 | 第33页 |
三、信息技术手段与信用评级制度的充分运用 | 第33-34页 |
四、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混业经营监管 | 第34页 |
第二节 我国保险监管的具体对策分析 | 第34-46页 |
一、提高我国的保险监管立法层次 | 第34-35页 |
二、健全我国的保险监管主体 | 第35-39页 |
三、完善我国的保险信息披露制度 | 第39-40页 |
四、发展我国的保险混业经营监管 | 第40-43页 |
五、加强我国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