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过程 | 第10-11页 |
·基于DSP的嵌入式系统网络化方案 | 第11-13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μC/OS-Ⅱ和TCP/IP协议的选取 | 第15-26页 |
·μC/OS-Ⅱ的特点 | 第15-16页 |
·μ/OS-Ⅱ的内核组成 | 第16-21页 |
·TCP/IP协议栈概述 | 第21-23页 |
·嵌入式TCP/IP协议的选取 | 第23-25页 |
·嵌入式TCP/IP协议-链路层 | 第23-24页 |
·嵌入式TCP/IP协议-网络层 | 第24-25页 |
·嵌入式TCP/IP协议-传输层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6-36页 |
·系统硬件结构 | 第26-27页 |
·DSP硬件模块 | 第27-31页 |
·DSP芯片的介绍 | 第27页 |
·DSP外围电路设计 | 第27-31页 |
·以太网硬件模块 | 第31-35页 |
·8019AS芯片的介绍 | 第31-32页 |
·8019AS的电路设计 | 第32-34页 |
·8019AS与网络介质的接口电路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6-62页 |
·基于DSP的主程序设计 | 第36-43页 |
·CCS(Code Composer Studio)介绍 | 第36-38页 |
·DSP的混合编程 | 第38-39页 |
·DSP的引导方式与启动 | 第39-41页 |
·DSP的主程序设计 | 第41-43页 |
·μC/OS-Ⅱ的移植 | 第43-50页 |
·移植的条件 | 第43-44页 |
·移植的方法 | 第44页 |
·移植的主要文件 | 第44-50页 |
·编写8019AS芯片的驱动程序 | 第50-54页 |
·8019AS寄存器的组成 | 第50页 |
·8019AS的复位 | 第50-51页 |
·8019AS的初始化 | 第51-54页 |
·8019AS的数据接收发送过程 | 第54-58页 |
·8019AS的环形缓冲区 | 第54-55页 |
·数据的接收过程 | 第55-56页 |
·数据的发送过程 | 第56-58页 |
·嵌入式TCP/IP协议的实现 | 第58-61页 |
·网络接口模块 | 第59页 |
·ARP模块的实现 | 第59-60页 |
·IP模块的实现 | 第60-61页 |
·UDP模块的实现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系统调试 | 第62-68页 |
·μC/OS-Ⅱ的测试 | 第62-66页 |
·嵌入式TCP/IP协议的测试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