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热裂解制乙烯汽烃比调节方案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乙烯原料的优化 | 第11-12页 |
·主要操作条件的影响 | 第12-13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12页 |
·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12页 |
·温度停留时间效应 | 第12-13页 |
·压力和汽烃比 | 第13页 |
·烃类裂解化学反应过程的特点 | 第13-16页 |
·烃类裂解的一次反应 | 第13-15页 |
·烃类裂解的二次反应 | 第15-16页 |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 第16-19页 |
·有交互作用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 | 第16-17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17-19页 |
·管式裂解炉工艺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一维工艺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二维工艺数学模型 | 第20-21页 |
·综述小结和论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管式裂解炉二维工艺数学模型 | 第22-30页 |
·二维模型的特点 | 第22页 |
·二维模型的推导 | 第22-25页 |
·推导二维模型的假设 | 第22页 |
·二维模型的推导 | 第22-25页 |
·二维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25页 |
·二维模型的其它计算公式 | 第25-30页 |
第三章 轻烃裂解实验方案的研究 | 第30-35页 |
·工业上调节汽烃比实验方案的研究 | 第30-31页 |
·改进后实验方案的研究 | 第31-33页 |
·大庆化工研究中心实验方案的研究 | 第33页 |
·三种方案的比较分析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两种不同方案的二维模型模拟实验 | 第35-45页 |
·轻烃组成的确定 | 第35-37页 |
·相同条件下两种实验方案计算得到的停留时间对比 | 第37-38页 |
·方案1计算得到的停留时间 | 第37页 |
·方案2计算得到的停留时间 | 第37-38页 |
·正交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38-45页 |
·方案1模拟计算结果及正交数据处理 | 第38-42页 |
·方案2模拟计算结果及正交数据处理 | 第42-43页 |
·正交分析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详细摘要 | 第53-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