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无人值守电站双PLC软冗余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8页 |
·PLC控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8-10页 |
·冗余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 第10-11页 |
·冗余技术应用的意义 | 第10页 |
·冗余技术的发展 | 第10-11页 |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2章 电站总体需求及相关知识介绍 | 第13-30页 |
·电站总体技术要求 | 第13页 |
·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 第13-14页 |
·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 | 第14页 |
·MPI相关知识介绍 | 第14-20页 |
·MPI网络结构 | 第14-15页 |
·设置MPI参数 | 第15页 |
·PLC-PLC之间通过MPI通信 | 第15-20页 |
·PROFIBUS现场总线相关知识介绍 | 第20-25页 |
·PROFIBUS-DP的基本功能 | 第21-22页 |
·PROFIBUS-DP的数据通讯 | 第22-25页 |
·软件冗余相关知识介绍 | 第25-30页 |
·软件冗余系统结构 | 第25-26页 |
·软件冗余系统工作原理 | 第26-28页 |
·软件冗余应用实例 | 第28-30页 |
第3章 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30-41页 |
·主要器件的介绍 | 第30-34页 |
·电气原理设计 | 第34-41页 |
·电站控制系统通讯 | 第34-35页 |
·面板操作控制 | 第35页 |
·输出控制 | 第35-38页 |
·状态及开关反馈位控制 | 第38-39页 |
·模拟量读取控制 | 第39-40页 |
·其他控制 | 第40-41页 |
第4章 软件设计 | 第41-59页 |
·STEP7的组态设计 | 第41-47页 |
·创建组态项目 | 第41-42页 |
·硬件组态 | 第42-47页 |
·软件编程 | 第47-53页 |
·系统功能(SFC) | 第49页 |
·功能FC | 第49-50页 |
·组织块(OB) | 第50页 |
·数据块DB | 第50-52页 |
·定义符号和创建符号表 | 第52-53页 |
·CPU之间数据传输 | 第53页 |
·STEP7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53-55页 |
·A/D原理 | 第53-54页 |
·模拟量输入系统 | 第54页 |
·输入输出数据的处理 | 第54页 |
·模拟量的转换 | 第54-55页 |
·STEP7的用户程序设计 | 第55-59页 |
·两CPU间软冗余的实现 | 第55-56页 |
·高速计数模块读取转速 | 第56-57页 |
·模拟量输入模块读取参数 | 第57-58页 |
·与上位机进行数据收发 | 第58-59页 |
第5章 系统调试试验及故障解决 | 第59-64页 |
·现场调试试验 | 第59-61页 |
·冗余功能试验 | 第59-60页 |
·远程通讯功能试验 | 第60页 |
·保护功能试验 | 第60页 |
·无人值守功能试验 | 第60-61页 |
·高低温环境试验 | 第61-63页 |
·低温试验 | 第61-62页 |
·高温试验 | 第62-63页 |
·故障解决 | 第63-64页 |
·两方舱通讯中断导致方舱与上位机通讯中断 | 第63页 |
·控制方舱门断路器跳闸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