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实践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2 "城中村"现行的社会保障模式和存在的问题 | 第14-24页 |
·"城中村"现行的社会保障模式 | 第14-17页 |
·征地补偿模式 | 第14页 |
·留地安置模式 | 第14-15页 |
·参加失地农民社会保险 | 第15-17页 |
·"城中村"现行社会保障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17-21页 |
·征地补偿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留地安置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参加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解决"城中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思路和原则 | 第21-24页 |
·解决"城中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思路 | 第21-22页 |
·解决"城中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则 | 第22-24页 |
3 "城中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 第24-28页 |
·加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 | 第24-26页 |
·城镇社会保险的优势 | 第24页 |
·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内容 | 第24-26页 |
·"城中村"社区保障 | 第26-28页 |
·"城中村"社区保障的优势 | 第26-27页 |
·"城中村"社区保障的内容 | 第27-28页 |
4 影响"城中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关键因素分析 | 第28-35页 |
·国家政策因素分析 | 第28-31页 |
·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分析 | 第28-30页 |
·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分析 | 第30-31页 |
·资金筹集因素分析 | 第31-35页 |
·政府的资金筹集能力分析 | 第31页 |
·集体的资金筹集能力分析 | 第31-33页 |
·个人的资金筹集能力分析 | 第33-35页 |
5 推进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 | 第35-40页 |
·户籍制度的改革 | 第35-37页 |
·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 | 第35页 |
·户籍制度改革的现实依据 | 第35-36页 |
·户籍制度改革的特征分析 | 第36页 |
·对建立"城中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分析 | 第36-37页 |
·土地制度的改革 | 第37-40页 |
·土地制度改革的内容 | 第37页 |
·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依据 | 第37-38页 |
·土地制度改革的特征分析 | 第38页 |
·对建立"城中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分析 | 第38-40页 |
6 "城中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 | 第40-45页 |
·以"城中村"土地运营为主的资金来源方式 | 第40-43页 |
·"城中村"土地运营模式 | 第41-42页 |
·土地运营筹集社保资金的能力分析 | 第42-43页 |
·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和个人出资 | 第43-45页 |
·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 第43-44页 |
·个人出资 | 第44-45页 |
7 实例分析 | 第45-50页 |
·三家庄村基本情况 | 第45-46页 |
·地理位置、人口和土地状况 | 第45页 |
·三家庄村民的住房状况 | 第45页 |
·三家庄村民的收入状况 | 第45-46页 |
·三家庄社会保障现状及目标 | 第46-47页 |
·三家庄社会保障现状 | 第46页 |
·三家庄社会保障的目标 | 第46-47页 |
·制度的改革和土地运营对建立三家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分析 | 第47-50页 |
·户籍制度的改革对建立三家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分析 | 第47页 |
·土地制度的改革对建立三家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分析 | 第47-48页 |
·土地运营对建立三家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分析 | 第48-50页 |
8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