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1章 在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游走:底层书写的内容旨向 | 第13-27页 |
·乡土生活的绝望 | 第13-16页 |
·困苦的现实生活 | 第13-14页 |
·异化的人情关系 | 第14-16页 |
·城乡生活的互动 | 第16-20页 |
·与批判相伴的城市向往 | 第16-18页 |
·视角转换下的新城乡 | 第18-20页 |
·城市生活的暖昧 | 第20-27页 |
·漂泊中无奈的尴尬逃离 | 第20-22页 |
·缝隙中闪烁的生存希望 | 第22-24页 |
·渗透中彰显的城市文明 | 第24-27页 |
第2章 “路在何方”的困惑:底层书写的审美特征——从《秦腔》到《高兴》看底层书写 | 第27-42页 |
·情感特质:沉重的追思 | 第28-32页 |
·持续的文学思索与关注 | 第28-30页 |
·沉重的情感唱叹与告别 | 第30-32页 |
·文化心理:疏离的困惑 | 第32-37页 |
·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疏离与消解 | 第32-34页 |
·面向未来的困惑与迷茫 | 第34-37页 |
·精神追求:救赎的热望 | 第37-42页 |
·无可奈何的悲剧与心灵认同 | 第37-39页 |
·饱含期待的人文理想与救赎 | 第39-42页 |
第3章 理想建构与现实批判相融合的反思:底层书写的文学价值 | 第42-56页 |
·人道主义情怀的张扬 | 第43-48页 |
·乡土情坏的现代转型 | 第43-45页 |
·关注弱者的理性批判 | 第45-46页 |
·寻求超越的精神内蕴 | 第46-48页 |
·现实主义创作的深化 | 第48-51页 |
·直面当下的人性透视 | 第48-50页 |
·揭露现实的深刻探索 | 第50-51页 |
·寻求融合的人文理想 | 第51-56页 |
·潜入心灵的现实观照:知识分子与底层生活的融合 | 第51-53页 |
·积极认同的时代精神:城市文化与乡村文明的融合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词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