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健康响应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生态健康评价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生态健康评价的标准 | 第10页 |
·生态健康的评价方法 | 第10-11页 |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健康的关系 | 第11页 |
·研究方案 | 第11-13页 |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 | 第12-13页 |
第2章 土地利用/覆被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 第13-16页 |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建立 | 第13页 |
·概念及分类原则 | 第13页 |
·分类系统 | 第13页 |
·信息源的选取和影像预处理 | 第13-14页 |
·图像解译判读标志的建立 | 第14-15页 |
·图像判读和制图 | 第15页 |
·矢量图形的编辑处理 | 第15-16页 |
第3章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第16-27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6-18页 |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自然条件 | 第16-17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17-18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 | 第18-19页 |
·土地利用动态程度 | 第19-27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 | 第19-20页 |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 | 第20-23页 |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第23-25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 第25-27页 |
第4章 生态健康评价建模 | 第27-36页 |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27页 |
·指标选取的概念模 | 第27-28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30页 |
·评价指标信息与数据的提取 | 第30-33页 |
·压力指标的获取 | 第30页 |
·状态指标的获取 | 第30-32页 |
·响应指标的获取 | 第32-33页 |
·生态系统健康综合参数评价法 | 第33-35页 |
·指标值的标准化处理 | 第33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3-35页 |
·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数据综合 | 第35页 |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分级 | 第35-36页 |
第5章 武汉城市圈生态健康评价及其相关性分析 | 第36-46页 |
·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 第36页 |
·数据来源 | 第36页 |
·数据处理过程 | 第36页 |
·指标数据的计算及其标准化 | 第36-41页 |
·指标权重的设计和计算 | 第41-42页 |
·生态健康指标综合计算 | 第42-44页 |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健康变化相关性分析 | 第44-46页 |
第6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6-49页 |
·主要结论 | 第46-47页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47页 |
·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