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甘蓝型油菜磷高效的生理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植物耐低磷胁迫生理机理的研究进展第13-27页
   ·引言第13页
   ·植物的磷营养第13-16页
     ·磷的吸收、利用和分配第13-14页
     ·磷营养对植物光合作用和碳分配的影响第14-16页
   ·植物的磷效率第16-20页
     ·磷效率的概念第16-17页
     ·植物磷效率的差异第17-18页
     ·植物不同品种或基因型磷效率的评价第18-20页
   ·植物耐低磷胁迫的根形态及生理机制第20-25页
     ·根形态和构型第20-21页
     ·根系分泌物第21-23页
     ·根系吸收磷的动力学特征第23-24页
     ·植物体内磷的再利用和分配第24-25页
   ·油菜耐低磷胁迫机理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第25-27页
第二章 研究背景、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7-31页
   ·研究背景第27-28页
   ·研究目标第28-29页
   ·研究内容第29-30页
   ·技术路线第30-31页
第三章 甘蓝型油菜重组自交系苗期磷效率的评价及极端株系的筛选第31-46页
   ·引言第31页
   ·材料与方法第31-33页
     ·供试材料第31-32页
     ·试验方法第32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32-33页
     ·统计分析第33页
   ·结果与分析第33-42页
     ·甘蓝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磷效率的评价第33-39页
     ·磷效率极端株系的筛选与比较第39-40页
     ·磷效率极端株系的土培验证第40-42页
   ·讨论第42-45页
     ·筛选方法第42-43页
     ·筛选指标第43-44页
     ·筛选磷效率极端株系的意义第44页
     ·植物磷高效吸收和高效利用的整合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第四章 不同磷效率甘蓝型油菜对土壤磷素的吸收及根际特性差异研究第46-61页
   ·引言第46-47页
   ·材料与方法第47-50页
     ·供试材料与土壤第47页
     ·根箱试验的设计和方法第47-48页
     ·测试项目及方法第48-50页
     ·统计分析第50页
   ·结果与分析第50-57页
     ·不同磷处理下甘蓝型油菜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基因型差异第50-52页
     ·不同磷处理下甘蓝型油菜吸收和利用土壤磷的基因型差异第52页
     ·不同磷处理下甘蓝型油菜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的基因型差异第52-53页
     ·不同磷处理下甘蓝型油菜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基因型差异第53页
     ·不同磷处理下甘蓝型油菜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磷组分的基因型差异第53-57页
   ·讨论第57-60页
     ·根际土壤pH的基因型差异第57-58页
     ·土壤中磷素的转化及根际土壤磷组分的耗竭第58-59页
     ·磷吸收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第五章 不同磷处理下甘蓝型油菜根形态及磷吸收动力学的基因型差异第61-72页
   ·引言第61-62页
   ·材料与方法第62-64页
     ·供试材料第62页
     ·试验方法第62-63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63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63-64页
   ·结果与分析第64-69页
     ·不同磷处理下甘蓝型油菜不同基因型生物量及相对生长速率的差异第64-65页
     ·不同磷处理下甘蓝型油菜不同基因型磷吸收的差异第65-66页
     ·不同磷处理下甘蓝型油菜不同基因型根形态的差异第66-67页
     ·不同磷处理下甘蓝型油菜不同基因型磷的净吸收速率的差异第67-68页
     ·不同磷处理下甘蓝型油菜不同基因型磷的吸收动力学差异第68-69页
   ·讨论第69-70页
     ·磷吸收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第69页
     ·根形态和吸收动力学对磷吸收效率的影响第69-70页
   ·结论第70-72页
第六章 甘蓝型油菜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对难溶性无机磷源的吸收利用差异的研究第72-87页
   ·引言第72-73页
   ·材料与方法第73-76页
     ·供试材料和土壤第73页
     ·甘蓝型油菜利用难溶性无机磷的试验第73页
     ·水培试验第73-75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75-76页
     ·统计分析第76页
   ·结果与分析第76-83页
     ·不同磷处理下不同磷效率基因型生物量的差异第76-77页
     ·不同磷处理下不同磷效率基因型磷吸收的差异第77-78页
     ·不同磷处理下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对根际土壤磷含量的影响第78-79页
     ·不同磷处理下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对根际土壤土壤pH的影响第79-80页
     ·不同磷处理下甘蓝型油菜根系分泌质子及根系H~+-ATPase活性的差异第80-81页
     ·不同磷处理下甘蓝型油菜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差异第81-83页
   ·讨论第83-85页
     ·甘蓝型油菜不同磷效率基因型根系分泌的质子及有机酸的差异第83-84页
     ·甘蓝型油菜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对难溶性无机磷吸收利用的差异第84-85页
   ·结论第85-87页
第七章 甘蓝型油菜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磷效率关系的研究第87-101页
   ·引言第87页
   ·材料与方法第87-90页
     ·供试材料第87-88页
     ·试验方法第88-89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89-90页
     ·统计分析第90页
   ·结果与分析第90-97页
     ·甘蓝型油菜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利用有机磷能力的差异第90-92页
     ·甘蓝型油菜不同磷效率基因型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磷效率差异第92页
     ·甘蓝型油菜不同磷效率基因型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及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第92-93页
     ·甘蓝型油菜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第93-94页
     ·甘蓝型油菜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叶片无机磷浓度的差异第94-95页
     ·重组自交系群体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磷利用效率第95-97页
   ·讨论第97-100页
     ·甘蓝型油菜对有机磷的利用及根系和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第97-98页
     ·甘蓝型油菜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磷的再利用及磷利用效率的关系第98-100页
   ·结论第100-101页
第八章 不同磷水平对甘蓝型油菜磷组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第101-114页
   ·引言第101页
   ·材料与方法第101-104页
     ·供试材料和土壤第101-102页
     ·试验方法第102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102-104页
     ·统计分析第104页
   ·结果与分析第104-110页
     ·磷水平对甘蓝型油菜苗期叶片光合特性参数的影响第104-105页
     ·磷水平对甘蓝型油菜苗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105页
     ·磷水平对甘蓝型油菜苗期地上部生物量和磷效率的影响第105-106页
     ·磷水平对甘蓝型油菜苗期不同部位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106-107页
     ·磷水平对甘蓝型油菜苗期不同部位叶片磷组分的影响第107页
     ·磷水平对甘蓝型油菜苗期不同部位叶片磷组分占总磷比例的影响第107-108页
     ·磷水平对甘蓝型油菜苗期不同部位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第108-110页
   ·讨论第110-112页
     ·低磷胁迫对甘蓝型油菜不同磷效率基因型苗期光合特性的影响第110-111页
     ·酸性磷酸酶活性对磷利用效率的影响第111-112页
     ·磷效率对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分配的影响第112页
   ·结论第112-114页
第九章 讨论与总结第114-120页
   ·讨论第114-116页
     ·磷吸收效率第114-115页
     ·磷利用效率第115-116页
   ·总结第116-118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18页
   ·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附录一 论文作图数据第144-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异位表达系统的水稻报告基因表达模式系的创建及控制水稻开花期基因RID1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细菌在粘土矿物及土壤颗粒表面的吸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