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Linux的交流伺服控制器的设计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伺服系统概述 | 第10-11页 |
| ·伺服系统组成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2 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数学模型 | 第14-22页 |
| ·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的结构 | 第14页 |
| ·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14-22页 |
| 3 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策略 | 第22-33页 |
| ·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 | 第22-25页 |
|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 第25-28页 |
| ·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 第28-33页 |
| 4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3-48页 |
| ·主电路单元 | 第33-36页 |
| ·数字控制单元 | 第36-45页 |
| ·外围辅助电路 | 第45-48页 |
| 5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8-59页 |
| ·嵌入式Linux概述 | 第48-52页 |
| ·ARM-Linux平台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52-55页 |
| ·应用程序设计 | 第55-59页 |
| 6 系统仿真 | 第59-69页 |
| ·PMSM和逆变器模块 | 第59页 |
| ·坐标变换和PI调节器模块 | 第59-61页 |
| ·SVPWM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1-64页 |
| ·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4-65页 |
| ·仿真结果及结论 | 第65-69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 | 第69-70页 |
| ·可能的改进措施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