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7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氟的性质及其来源 | 第12-13页 |
·氟的危害 | 第13-15页 |
·饮用水中含氟标准 | 第15-17页 |
·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7-24页 |
·沉淀法 | 第17页 |
·混凝法 | 第17-18页 |
·电凝聚法 | 第18-19页 |
·离子交换法 | 第19页 |
·电渗析法 | 第19-20页 |
·反渗透法 | 第20页 |
·吸附法 | 第20-24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试剂、材料与仪器 | 第27页 |
·二氧化锰/活性炭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 | 第27-28页 |
·氟离子的测定 | 第28-29页 |
·标准曲线 | 第28-29页 |
·样品测定 | 第29页 |
·吸附剂的材料表征 | 第29-30页 |
·吸附试验 | 第30-31页 |
·不同二氧化锰负载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0页 |
·吸附动力学试验 | 第30页 |
·吸附等温线试验 | 第30页 |
·溶液pH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干扰离子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第31页 |
·解吸试验 | 第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第3章 二氧化锰/活性炭的制备和除氟性能研究 | 第32-50页 |
·二氧化锰/活性炭(GAC-MnO_2)的制备及表征 | 第32-39页 |
·吸附动力学 | 第39-42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42-45页 |
·初始pn的影响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第4章 纳米羟基氧化铝的除氟性能研究 | 第50-66页 |
·纳米羟基氧化铝的材料表征 | 第50-53页 |
·吸附动力学 | 第53-54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54-56页 |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 第56-58页 |
·溶液pH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第58-60页 |
·吸附机理分析 | 第60-62页 |
·干扰离子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第62-63页 |
·解吸实验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建议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9-7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