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景观序列性研究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课题研究范围 | 第8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城市公园发展概述及景观序列的地位 | 第13-22页 |
·城市公园概述 | 第13-19页 |
·公园概念 | 第13-14页 |
·国内外城市公园发展历史 | 第14-16页 |
·发展理念与趋势 | 第16-17页 |
·城市公园发展的矛盾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景观序列在城市公园中的地位 | 第19-22页 |
·景观序列定义与内涵 | 第19页 |
·景观序列在城市公园中的作用 | 第19页 |
·城市公园发展存在问题对景观序列要求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2页 |
3 城市公园景观序列的构成分析 | 第22-38页 |
·景观序列中造景要素的作用 | 第22-31页 |
·实体要素 | 第22-30页 |
·虚体要素 | 第30-31页 |
·景观序列的构成分析 | 第31-37页 |
·景观序列的构成 | 第31-33页 |
·景观序列的类型 | 第33-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城市公园景观序列组织手法分析 | 第38-53页 |
·“形而上”中国传统哲学观 | 第38-40页 |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 第38页 |
·“诗情画意”的审美观 | 第38-39页 |
·“逝者如斯”的时空观 | 第39页 |
·“仁山智水”的道德观 | 第39-40页 |
·“阴阳有序”的环境观 | 第40页 |
·景观空间组景手法分析 | 第40-45页 |
·空间限定 | 第40-41页 |
·空间组织 | 第41-45页 |
·时间因素在景观序列组织中的作用 | 第45-47页 |
·历史发展中的城市公园 | 第45-46页 |
·自然变化中的城市公园 | 第46页 |
·时间变化对游人游览感受的影响 | 第46页 |
·时空序列 | 第46-47页 |
·意境 | 第47-49页 |
·景观序列的组织 | 第49-51页 |
·垂直序列组织 | 第49-50页 |
·水平序列的组织 | 第50页 |
·境界与意境序列的组织 | 第50页 |
·生态景观序列的组织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5 实证案例 | 第53-63页 |
·城市公园分类与景观序列组织特征分析 | 第53-55页 |
·根据景观资源分类 | 第53-54页 |
·根据公园规模分类 | 第54页 |
·根据公园表达主题分类 | 第54-55页 |
·具体公园景观序列分析 | 第55-62页 |
·玄武湖公园 | 第55-58页 |
·上海松江方塔园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序列组织的启示 | 第63-71页 |
·城市公园景观序列组织原则的建议 | 第63-64页 |
·景观序列整体性原则 | 第63页 |
·空间序列属性原则 | 第63页 |
·游人行为认知原则 | 第63-64页 |
·城市公园景观序列组织手法的建议 | 第64-70页 |
·全局的把握 | 第64页 |
·意境的追求 | 第64-66页 |
·视线的控制 | 第66-68页 |
·路径的组织 | 第68-70页 |
·竖向的营造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7 结语 | 第71-75页 |
·相关思考 | 第71-74页 |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本质探讨 | 第71页 |
·城市公园景观序列组织中的矛盾探讨 | 第71-74页 |
·全文总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详细摘要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