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与问题切入点 | 第11-1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两抢一盗”犯罪现状与特点 | 第14-27页 |
·当前“两抢一盗”犯罪现状 | 第15-19页 |
·“两抢一盗”犯罪持续高发 | 第15-16页 |
·“两抢一盗”多发性犯罪城区比较集中 | 第16-17页 |
·团伙系列流窜作案与地域性职业群体犯罪增长 | 第17-18页 |
·“两抢一盗”犯罪有随时反弹可能 | 第18-19页 |
·“两抢一盗”犯罪特征概述 | 第19-24页 |
·“两抢一盗”犯罪人员构成及组织形态特征 | 第19-21页 |
·“两抢一盗”犯罪侵害对象特征 | 第21-22页 |
·“两抢一盗”犯罪行为手段特征 | 第22-24页 |
·“两抢一盗”犯罪的新发展与新趋势 | 第24-27页 |
·新的犯罪手段层出不穷 | 第24页 |
·技能型犯罪增长 | 第24-25页 |
·未成年人犯罪具随意性 | 第25页 |
·利用网络进行盗抢犯罪增长 | 第25-27页 |
第3章 “两抢一盗”犯罪高发原因及防控当中的问题 | 第27-36页 |
·社会因素及对“两抢一盗”犯罪相关人的影响 | 第27-32页 |
·国家控制力弱化带来的后果 | 第27-28页 |
·贫富差距拉大带来的影响 | 第28-29页 |
·人口流动的影响 | 第29-30页 |
·文化与教育等导致犯罪人格形成方面的因素 | 第30-32页 |
·犯罪被害人及第三人方面的原因 | 第32页 |
·相关措施不力导致“两抢一盗”犯罪高发 | 第32-36页 |
·相关的制度措施落后导致治安管理出现盲点 | 第33页 |
·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落后 | 第33页 |
·警力不足及警力配备不合理使社会面防控存在薄弱环节 | 第33-34页 |
·公安机关的打击力度欠佳 | 第34-35页 |
·执法标准不统一弱化了打击惩治效果 | 第35-36页 |
第4章 完善“两抢一盗”犯罪防控对策思考 | 第36-48页 |
·公安机关防控措施完善 | 第36-41页 |
·充分发挥公安刑侦部门职能作用 | 第36-38页 |
·发挥公安机关整体优势 | 第38-39页 |
·加强对特种行业的管理控制 | 第39页 |
·走科技强警之路 | 第39-40页 |
·加大对警力的投入与人员素质建设 | 第40-41页 |
·相关法律措施完善 | 第41-43页 |
·调整“两抢一盗”犯罪刑事立法政策思想 | 第41页 |
·进行相关犯罪化研究 | 第41-42页 |
·借鉴恢复性司法理念和引入被害补偿制度 | 第42页 |
·坚持“两个基本”的证据标准与提高“两简”程序适用率 | 第42-43页 |
·社会预防措施完善 | 第43-48页 |
·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下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 第43页 |
·加强教育与文化建设及相关管理 | 第43-44页 |
·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 | 第44-45页 |
·增强人民群众参与打击犯罪的意识与能力 | 第45页 |
·完善相关的政策服务与保障 | 第45-46页 |
·可引入条件预防的理念进行预防管理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