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6-35页 |
| ·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6-17页 |
| ·大跨度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结构发展概述 | 第17-27页 |
| ·斜拉桥发展概述 | 第17-19页 |
| ·斜拉桥索塔锚固区拉索锚固构造形式 | 第19-25页 |
| ·钢混组合结构剪力连接件发展概述 | 第25-27页 |
| ·大跨度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结构行为的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 ·索塔锚固区结构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 ·钢混组合结构剪力连接件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5页 |
| ·工程背景 | 第30-32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2-35页 |
| 第2章 索塔锚固区钢混组合结构界面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 第35-67页 |
| ·组合结构与剪力键 | 第35-47页 |
| ·剪力键的形式及分类 | 第35-37页 |
| ·剪力键的特点 | 第37-40页 |
| ·剪力键的承载力 | 第40-45页 |
| ·剪力键的疲劳 | 第45-47页 |
| ·钢混组合结构界面粘结滑移本构方程的建立 | 第47-51页 |
| ·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 第47页 |
| ·钢混结合面粘结应力分布函数的推导 | 第47-49页 |
| ·钢混界面粘结机理分析 | 第49-51页 |
| ·材料模型 | 第51-64页 |
| ·混凝土分析理论 | 第51-60页 |
| ·钢材分析模型 | 第60-61页 |
| ·剪力键受力模型 | 第61-64页 |
| ·组合结构剪力键荷载-滑移曲线拟合分析 | 第64-66页 |
| ·荷载-滑移曲线特点 | 第64页 |
|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 第64-66页 |
| ·荷载-滑移曲线的数学模型 | 第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3章 索塔锚固区钢混组合结构剪力键选型试验研究 | 第67-94页 |
| ·模型试验设计 | 第67-70页 |
| ·设计思想 | 第67页 |
| ·试验模型设计 | 第67-69页 |
| ·加载设备与加载方案 | 第69-70页 |
| ·测试内容与测点布置 | 第70页 |
| ·栓钉剪力键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0-82页 |
| ·荷载-滑移量曲线 | 第70-73页 |
| ·屈服承载力的确定 | 第73-74页 |
| ·抗剪刚度的确定 | 第74-76页 |
| ·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 | 第76-77页 |
| ·构件破坏形态 | 第77-79页 |
| ·栓钉内力分布 | 第79-82页 |
| ·PBL剪力键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82-91页 |
| ·荷载-滑移量曲线 | 第82-84页 |
| ·屈服承载力的确定 | 第84-85页 |
| ·抗剪刚度的确定 | 第85-86页 |
| ·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 | 第86-87页 |
| ·构件破坏形态 | 第87-90页 |
| ·贯通钢筋内力分布 | 第90-91页 |
| ·栓钉剪力键与PBL键性能比较 | 第91-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 第4章 索塔锚固区钢混组合结构剪力键参数分析 | 第94-127页 |
| ·单元描述 | 第94-101页 |
| ·混凝土实体单元 | 第94-96页 |
| ·钢材板壳单元 | 第96-97页 |
| ·界面粘结单元 | 第97-99页 |
| ·接触单元 | 第99-101页 |
| ·本构关系 | 第101-104页 |
|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101-102页 |
| ·钢材的本构关系 | 第102页 |
| ·界面单元的本构关系 | 第102-104页 |
| ·组合结构剪力键结构行为的数值模拟 | 第104-106页 |
| ·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104-105页 |
| ·组合结构剪力键模型的建立 | 第105-106页 |
| ·算例分析 | 第106-123页 |
| ·栓钉剪力键 | 第106-115页 |
| ·PBL剪力键 | 第115-123页 |
| ·索塔锚固区钢混组合结构剪力键的参数分析 | 第123-125页 |
| ·拓展参数 | 第123-124页 |
| ·参数分析 | 第124-1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 第5章 金塘大桥索塔锚固区节段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 第127-148页 |
| ·全桥静力计算分析 | 第127-128页 |
| ·索塔锚固区节段模型试验设计 | 第128-132页 |
| ·试验目的与内容 | 第128页 |
| ·试验专用台座设计 | 第128-129页 |
| ·节段模型设计与制作 | 第129-131页 |
| ·模型试验工艺流程 | 第131-132页 |
| ·模型材料性能试验 | 第132-133页 |
| ·加载设备及加载方案 | 第133-135页 |
| ·加载设备 | 第133-134页 |
| ·试验荷载设计 | 第134-135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135-146页 |
| ·关于模型测点坐标系的说明 | 第135-136页 |
| ·塔壁混凝土应力测试结果分析 | 第136-139页 |
| ·钢锚梁应力测试结果分析 | 第139-142页 |
| ·钢锚箱应力测试结果分析 | 第142-143页 |
| ·钢牛腿应力测试结果分析 | 第143-1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6-148页 |
| 第6章 索塔锚固区拉索锚固结构受力行为研究 | 第148-158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48-149页 |
| ·计算参数 | 第149页 |
| ·荷载及边界条件 | 第149页 |
| ·数值结果分析 | 第149-156页 |
| ·塔壁混凝土应力分布 | 第149-151页 |
| ·钢锚梁应力结果 | 第151-152页 |
| ·钢锚箱应力结果 | 第152-154页 |
| ·钢牛腿应力结果 | 第154-156页 |
| ·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结构传力机理分析 | 第156-1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7-158页 |
| 第7章 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实用计算方法研究 | 第158-168页 |
| ·索塔锚固区拉索锚固结构简化分析方法 | 第158-159页 |
| ·支撑结构简化模型 | 第159-162页 |
| ·索力的分解 | 第159页 |
| ·接触面摩擦系数对简化模型的影响 | 第159-160页 |
| ·结果分析 | 第160-162页 |
| ·钢锚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162-164页 |
| ·钢锚梁计算模型 | 第162页 |
|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162-163页 |
| ·应力分析 | 第163-164页 |
| ·索塔锚固区钢锚梁安装施工工法 | 第164-1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7-168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168-171页 |
| 致谢 | 第171-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3-183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83-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