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基于KMV模型和第三方资信评级体系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导论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5-17页 |
2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 第17-25页 |
·信用风险 | 第17-18页 |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述评 | 第18-25页 |
·CreditMetrics模型 | 第19-21页 |
·CreditRisk+模型 | 第21-22页 |
·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 | 第22-25页 |
3 KMV模型及其解释力 | 第25-40页 |
·KMV模型述评 | 第25-27页 |
·期权定价理论和KMV模型的发展 | 第27-31页 |
·KMV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31-37页 |
·估计资产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 | 第32-34页 |
·计算违约距离 | 第34-35页 |
·预期违约概率的计算 | 第35-37页 |
·KMV模型在应用中的解释力 | 第37-40页 |
·国外相关文献 | 第38页 |
·国内相关文献 | 第38-40页 |
4 中国上市公司外部资信评级数据分析 | 第40-55页 |
·新华远东公司及其资信评级方法介绍 | 第40-48页 |
·新华远东公司简介 | 第40-42页 |
·新华远东资信评级中的信用等级级别及其定义 | 第42-45页 |
·新华远东资信评级的评估方法和标准 | 第45-48页 |
·新华远东资信评级数据的引入 | 第48-55页 |
·对初步样本的筛选过程 | 第48-50页 |
·扩展样本的补充 | 第50-52页 |
·样本信用等级的合并 | 第52-55页 |
5 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实证 | 第55-74页 |
·模型参数的计算 | 第55-59页 |
·模型常量的计算 | 第56-59页 |
·模型未知量的计算 | 第59页 |
·违约距离(DD)的计算 | 第59-61页 |
·样本违约序列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61-64页 |
·违约距离的信用等级区间划分 | 第64-70页 |
·拟合区间对股权结构的准确性检验 | 第70-72页 |
·煤炭行业样本的分离原因分析 | 第72-74页 |
6 结论 | 第74-78页 |
·研究结论 | 第74-76页 |
·本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 第76页 |
·对后续研究的设想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所有样本违约距离及对应信用等级一览 | 第81-83页 |
后记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