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 ·内蒙古马铃薯生产概况 | 第11-14页 |
| ·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 | 第14页 |
| ·马铃薯生产稳步发展,产品市场逐年拓展 | 第14页 |
| ·种薯生产繁育体系建设初步形成,推广网络逐步完善 | 第14页 |
| ·马铃薯加工业开始起步,产业化进程加快 | 第14页 |
| ·马铃薯产品供求趋势分析 | 第14-16页 |
| ·种薯市场的需求分析 | 第15页 |
| ·食用鲜薯市场的需求分析 | 第15-16页 |
| ·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第16-19页 |
| ·有利的宏观贸易环境和政策条件 | 第16-17页 |
|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 | 第17页 |
| ·技术优势与基础条件 | 第17-18页 |
| ·产品优势 | 第18-19页 |
| ·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第19-22页 |
| ·马铃薯生产技术落后,单位面积产量低 | 第19-20页 |
| ·脱毒种薯推广速度慢,普及率低 | 第20页 |
| ·脱毒种薯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 | 第20页 |
| ·集约化生产能力差 | 第20页 |
| ·加工专用薯品种缺乏,基地规模小,集约化经营程度差 | 第20-21页 |
| ·龙头企业规模小、加工转化率低、带动能力弱 | 第21页 |
| ·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差 | 第21页 |
| ·病虫害监测滞后 | 第21-22页 |
| ·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 | 第22页 |
| ·区域布局 | 第22页 |
| ·发展重点 | 第22页 |
| ·促进内蒙古马铃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措施 | 第22-25页 |
|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 第22页 |
|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基地建设步伐 | 第22-23页 |
| ·建立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抗御风险能力 | 第23页 |
| ·拓宽投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第23页 |
| ·建立和完善马铃薯产业服务体系 | 第23页 |
| ·调整品种结构, 创建特色品牌 | 第23页 |
| ·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 第23-24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 ·供试病原菌 | 第25页 |
| ·供试生防菌 | 第25页 |
| ·培养基 | 第25页 |
| ·地衣芽孢杆菌对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活性 | 第25-26页 |
| ·地衣芽孢杆菌代谢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活性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 ·地衣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28页 |
| ·地衣芽孢杆菌对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作用 | 第28-29页 |
| ·地衣芽孢杆菌对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 第29页 |
| ·地衣芽孢杆菌对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 | 第29-30页 |
| ·地衣芽孢杆菌代谢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30页 |
| ·地衣芽孢杆菌代谢物对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作用 | 第30-31页 |
| ·地衣芽孢杆菌代谢物对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 第31页 |
| ·地衣芽孢杆菌代谢物对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
| 个人简历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