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浪中长波对短波的调制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前言 | 第12-23页 |
·长波对短波的影响 | 第12-18页 |
·海上的长短波 | 第12页 |
·短波调制机制的研究历史 | 第12-15页 |
·表面粗糙度研究 | 第15-16页 |
·与弛豫理论有关的研究 | 第16-18页 |
·风浪生成机制研究 | 第18-20页 |
·线性理论 | 第18-19页 |
·非线性效应 | 第19-20页 |
·观测研究手段 | 第20-21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2 实验 | 第23-32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实验数据的采集 | 第24-25页 |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25-27页 |
·确定风应力的方法 | 第25-26页 |
·风-浪-流水槽中的风速分布 | 第26-27页 |
·波面位移数据的处理 | 第27-31页 |
·谱估计的方法 | 第27-29页 |
·粗谱的平滑 | 第29-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3 海浪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32-46页 |
·傅立叶分析 | 第32-34页 |
·短时傅立叶变换 | 第34-35页 |
·小波变换 | 第35-37页 |
·小波分析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35-36页 |
·小波变换及逆变换 | 第36-37页 |
·EMD/HAS分析的方法 | 第37-40页 |
·经验模态分解的筛分方法 | 第38-39页 |
·筛分过程结束的标准 | 第39页 |
·筛分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 第39-40页 |
·EMD方法的局限性 | 第40页 |
·快速滤波本征模态分解 | 第40-43页 |
·基本概念 | 第40-41页 |
·用快速滤波将信号分解为本征模态信号的具体步骤 | 第41-43页 |
·利用快速滤波本征模态分解法分析实验数据 | 第43-46页 |
4 中小尺度波的能量分布及变化 | 第46-76页 |
·对应模态的确定 | 第46页 |
·波动能量的表示 | 第46-48页 |
·长波对风浪的调制 | 第48-63页 |
·长波对主要波的调制 | 第48-53页 |
·长波对中等波的调制 | 第53-58页 |
·长波对小波的调制 | 第58-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长波引起的Doppler效应 | 第63-67页 |
·长波波峰附近的小尺度波动 | 第67-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5 长波对短波的调制模型 | 第76-92页 |
·调制传递函数 | 第76-77页 |
·气流-风生短重力波耦合模型 | 第77-82页 |
·能量平衡方程与波浪谱 | 第77-78页 |
·表面风应力 | 第78-79页 |
·短波谱的调制 | 第79-81页 |
·短波调制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81-82页 |
·小波谱调制传递函数 | 第82-91页 |
·初步的理论探讨 | 第82-86页 |
·模型计算结果 | 第86-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6 多普勒效应对波谱计算的影响 | 第92-105页 |
·波谱中的频率降低 | 第92-93页 |
·轨道对流造成的频率降低 | 第93-94页 |
·小结 | 第94-95页 |
附图 | 第95-105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个人简历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