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目录 | 第10-12页 |
| 图目录 | 第12-15页 |
| 表目录 | 第15-16页 |
| 前言 | 第16-18页 |
| 第一部分:海表面海水运动速度在海洋模式中的应用及其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18-53页 |
| 1 海表面速度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 2 海表面海水运动速度对风应力影响的估算 | 第19-36页 |
| ·拖曳系数及风应力的计算 | 第19-20页 |
| ·数值模式介绍及模式实验设置 | 第20-28页 |
| ·海流模式HYCOM介绍 | 第20-22页 |
| ·海浪模式WW3介绍 | 第22-27页 |
| ·模式及实验模拟区域设置 | 第27-28页 |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28-31页 |
| ·海表面速度对拖曳系数的影响 | 第28-30页 |
| ·海表面速度对风应力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6页 |
| 3 海表面流速度在海流模式中的耦合效应 | 第36-53页 |
| ·风-流耦合系统 | 第36-43页 |
| ·风-流耦合系统流程介绍 | 第36-37页 |
| ·地球耦合系统框架ESMF介绍 | 第37-40页 |
| ·风应力及海-气热通量计算 | 第40-43页 |
| ·试验设置及模式设定 | 第43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3-48页 |
| ·试验结果验证 | 第48-51页 |
| ·本章总结 | 第51-53页 |
| 第二部分:波浪的大尺度效应(Coriolis-Stokes力)在海洋模式中的影响及应用 | 第53-119页 |
| 4 Coriolis-Stokes力在海洋模式中的影响研究背景 | 第53-55页 |
| 5 Stokes波浪输运 | 第55-70页 |
| ·数据说明及资料来源 | 第56页 |
| ·ECMWF风场 | 第56页 |
| ·ECMWF波浪资料 | 第56页 |
| ·QUICKSCTA风场 | 第56页 |
| ·太平洋东边界涌浪池的确定 | 第56-64页 |
| ·风浪关系 | 第56-57页 |
| ·涌浪发生概率 | 第57页 |
| ·涌浪指标S | 第57-60页 |
| ·Stokes输运及风场 | 第60-64页 |
| ·涌浪的Stokes体积输运 | 第64-65页 |
| ·涌浪和大洋环流 | 第65-66页 |
| ·数值模式验证涌浪池内涌浪来源 | 第66-68页 |
| ·实验设置和模式设定 | 第66-67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 ·讨论与结论 | 第68-70页 |
| 6 大尺度浪致Coriolis-Stokes力在海流模式中的应用 | 第70-90页 |
| ·波浪大尺度效应的研究背景 | 第70-71页 |
| ·Coriolis-Stokes力在HYCOM中的运用 | 第71-74页 |
| ·模拟区域背景介绍 | 第74-75页 |
| ·模式设置 | 第75-77页 |
| ·全球区域实验 | 第75-76页 |
| ·南中国海区域实验 | 第76页 |
| ·WNA区域试验 | 第76-77页 |
| ·模拟结果 | 第77-81页 |
| ·全球区域结果 | 第77-78页 |
| ·南中国海区域结果 | 第78-80页 |
| ·WNA区域结果 | 第80-81页 |
| ·结论 | 第81-90页 |
| 7 SWAN-POM浪-流耦合模式的建立以及大尺度浪致Coriolis-Stokes力在浪-流耦合模式中的应用 | 第90-119页 |
| ·浪-流相互作用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90-92页 |
| ·浪-流耦合系统介绍 | 第92-112页 |
| ·耦合系统分量介绍 | 第92-106页 |
| ·浪-流耦合系统中包含的物理过程 | 第106-111页 |
| ·耦合系统流程 | 第111-112页 |
| ·Coriolis-Stokes力驱动的海洋环流 | 第112-115页 |
| ·波浪诱导的向海洋的能量输入 | 第112-113页 |
| ·理想实验设置 | 第113-114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14-1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5-119页 |
| 结语 | 第119-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29页 |
| 个人简历 | 第129-130页 |
| 硕博连读期间学术成果 | 第130-131页 |
| 致谢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