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系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现代中医文献的回顾性研究 | 第9-20页 |
一、目的及对象 | 第9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9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9页 |
二、病因分析 | 第9-11页 |
(一) 方法 | 第9-10页 |
(二) 结果 | 第10-11页 |
三、辨证分析 | 第11-12页 |
(一) 方法 | 第11页 |
(二) 结果 | 第11-12页 |
四、方药分析 | 第12-18页 |
(一) 方法 | 第12-13页 |
(二) 结果 | 第13-18页 |
五、疗效分析 | 第18-20页 |
(一) 方法 | 第18-19页 |
(二) 结果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中医临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 | 第20-28页 |
一、目的及对象 | 第20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二、参考的诊断标准 | 第20-21页 |
(一) 视神经炎 | 第20-21页 |
(二)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第21页 |
(三) 视神经萎缩 | 第21页 |
三、一般资料 | 第21-22页 |
四、辨证分析 | 第22-24页 |
(一) 方法 | 第22-23页 |
(二) 结果 | 第23-24页 |
五、方药分析 | 第24-26页 |
(一) 方法 | 第24页 |
(二) 结果 | 第24-26页 |
六、疗效分析 | 第26-28页 |
(一) 方法 | 第26-27页 |
(二) 结果 | 第27-28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8-42页 |
一、目系与目系病的概念 | 第28-29页 |
二、目系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 第29-32页 |
(一) 目系与脏腑的关系 | 第29-31页 |
(二) 目系与经络的关系 | 第31-32页 |
三、祖国医学对于常见目系病认识的异同 | 第32-35页 |
(一) 古代医家的认识 | 第33-34页 |
(二) 现代医家的认识 | 第34-35页 |
四、目系病病机及证治探讨 | 第35-42页 |
(一) 整体审因辨证 | 第35-36页 |
(二) 经络脏腑辨证 | 第36-39页 |
(三) 眼局部微观辨证 | 第39-40页 |
(四) 玄府闭塞与开郁通窍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综述 | 第4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详细摘要 | 第57-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