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1页 |
2 研究区自然状况 | 第11-13页 |
·气候 | 第11页 |
·土壤 | 第11页 |
·植被 | 第11-13页 |
3 样地设置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样地设置 | 第13页 |
·调查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数据数理 | 第14-1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5-40页 |
·皇甫川流域砒砂岩地段主要植物种群热值动态变化 | 第15-21页 |
·黄蒿种群(Artemisia scoparia) | 第15-16页 |
·羊草种群(Leymus chinensis) | 第16-17页 |
·百里香种群(Thymus serpyllum) | 第17-18页 |
·大针茅(Stipa grandis) | 第18页 |
·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 | 第18-19页 |
·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 | 第19-20页 |
·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 | 第20-21页 |
·皇甫川流域沙黄土地段主要植物种群热值动态变化 | 第21-26页 |
·黄蒿种群(Artemisia scoparia) | 第21-22页 |
·羊草种群(Leymus chinensis) | 第22-23页 |
·百里香种群(Thymus serpyllum) | 第23-24页 |
·达乌里胡枝子种群(Lespedeza davurica) | 第24-25页 |
·糙隐子草种群(Cleistogenes squarrosa) | 第25-26页 |
·皇甫川流域风沙土地段主要植物种群热值动态变化 | 第26-29页 |
·羊草种群(Leymus chinensis) | 第26-27页 |
·毛果绳虫实(Corisperrmum declinatum) | 第27-28页 |
·猪毛菜(Salsola collina) | 第28-29页 |
·皇甫川流域11个主要植物种群在生长季内热值的比较分析 | 第29-36页 |
·主要植物种群在生长季内热值动态曲线分类 | 第29-31页 |
·主要植物种群在生长季内热值大小比较 | 第31-32页 |
·主要植物种群在生长季内各器官热值分配 | 第32-34页 |
·主要植物种群地上部分热值与植株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34-35页 |
·主要植物种群热值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35页 |
·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群落同一种群干重热值比较 | 第35-36页 |
·砒砂岩地段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热值与能量分析 | 第36-40页 |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能量分析 | 第36-38页 |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能量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 第38-40页 |
5 讨论与结论 | 第40-43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6页 |
文献综述 | 第46-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