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7页 |
·背景介绍 | 第9页 |
·全光网 | 第9-14页 |
·光分组交换技术概述 | 第14-16页 |
·光分组交换网络的基本结构 | 第14-15页 |
·光分组交换节点结构 | 第15-16页 |
·光标记交换网络 | 第16-26页 |
·光标记交换网络节点结构 | 第16-17页 |
·光标记的调制格式 | 第17-24页 |
·光标记的提取、擦除和写入 | 第24-25页 |
·光标记交换的竞争解决 | 第25-26页 |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可用于光标记的调制及编码方式 | 第27-39页 |
·码型调制分类 | 第28-29页 |
·码型调制方式 | 第29-33页 |
·电吸收外调制器 | 第29-30页 |
·铌酸锂外调制器 | 第30-32页 |
·三种调制方式比较 | 第32-33页 |
·光基本调制格式的产生 | 第33-38页 |
·强度调制 | 第33-35页 |
·相位调制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新型正交光标记调制方式研究 | 第39-62页 |
·正交调制研究现状 | 第39-40页 |
·偏振调制 | 第40-49页 |
·偏振的表示方式 | 第40-45页 |
·偏振调制原理 | 第45-49页 |
·基于INVERSE-RZ/POLSK 的正交调制光标记方案 | 第49-55页 |
·原理 | 第49-52页 |
·实验验证和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基于MANCHESTER 编码的ASK/POLSK 的正交调制光标记方案 | 第55-61页 |
·系统描述 | 第55-58页 |
·实验验证和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新型光标记交换核心节点研究 | 第62-80页 |
·核心节点的基本结构 | 第62-64页 |
·竞争解决 | 第64页 |
·光缓存和波长变换器的基本配置类型 | 第64-67页 |
·光缓存的配置 | 第64-66页 |
·波长变换器的配置 | 第66-67页 |
·新型光标记核心节点OSBFWC | 第67-78页 |
·OSBFWC 结构的调度算法 | 第72-76页 |
·仿真和结果分析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五章 论文的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工作总结 | 第80页 |
·工作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符号与标记(附录1)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