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引言 | 第10页 |
·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 | 第10-12页 |
·关键技术 | 第11-12页 |
·医学图像分割技术综述 | 第12-16页 |
·阈值分割法 | 第12-13页 |
·区域生长法 | 第13页 |
·结合特定理论工具的分割技术 | 第13-14页 |
·人工神经网络法 | 第14-15页 |
·小波变换法 | 第15页 |
·遗传算法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形变模型技术 | 第18-35页 |
·基于边界的主动轮廓图像分割模型 | 第19-24页 |
·基于区域的分割模型 | 第24页 |
·基于边界和区域的分割模型 | 第24-28页 |
·扩展型的分割模型 | 第28-33页 |
·结合形状约束的分割模型 | 第28-29页 |
·可变形Fourier 模型 | 第29-31页 |
·基于模式分析的可变形模型 | 第31-32页 |
·可变形超曲面 | 第32-33页 |
·变形模型的发展趋势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基于ASM 算法的腹主动脉瘤血栓分割 | 第35-45页 |
·算法序言 | 第35-36页 |
·ASM 算法简介 | 第36-38页 |
·点分布模型(PDM) | 第36-38页 |
·局部灰度结构模型 | 第38页 |
·主动形状模型的匹配 | 第38页 |
·将ASM 用于三维腹主动脉瘤分割 | 第38-40页 |
·形状模型 | 第38页 |
·切片的相关性 | 第38-39页 |
·合并物体密度和梯度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3页 |
·形状模型 | 第40-41页 |
·匹配模型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腹主动脉瘤内腔的分割及三维建模 | 第45-58页 |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概述 | 第45页 |
·体素模型与等值面定义 | 第45-47页 |
·体素模型 | 第45-47页 |
·等值面定义 | 第47页 |
·移动立方体(MARCHING CUBES)算法抽取等值面 | 第47-52页 |
·体素中等值面剖分方式的确定 | 第47-50页 |
·求等值面与体素边界的交点 | 第50页 |
·等值面的法向计算 | 第50-51页 |
·MC 算法抽取等值面的算法流程 | 第51-52页 |
·基于空穴区域增长算法的腹主动脉瘤内腔分割 | 第52-56页 |
·CT 切片的预处理 | 第52-53页 |
·基于空穴区域增长的分割方法 | 第53-55页 |
·实验结果 | 第55-56页 |
·基于MC 算法的腹主动脉瘤三维重建结果 | 第56-58页 |
第五章 腹主动脉瘤的测量技术 | 第58-72页 |
·概述 | 第58-59页 |
·三维观察 | 第59-64页 |
·观察流水线 | 第59-60页 |
·观察坐标 | 第60-62页 |
·投影 | 第62-64页 |
·三维交互旋转 | 第64-66页 |
·三维交互拾取 | 第66-69页 |
·问题描述 | 第66-67页 |
·算法实现 | 第67-69页 |
·腹主动脉瘤的三维测量 | 第69-72页 |
·腹主动脉瘤的三维观察 | 第69-70页 |
·腹主动脉瘤上两点间直线距离的测量 | 第70-71页 |
·腹主动脉瘤中角度的测量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