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论 | 第10-13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之分 析 | 第13-23页 |
第一节 行业协会与限制竞争行为概述 | 第13-17页 |
一、限制竞争行为的界定 | 第13-15页 |
二、行业协会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界定 | 第15-16页 |
三、行业协会实施限制竞争行为的原因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类型 | 第17-21页 |
一、固定价格行为 | 第17-18页 |
二、划分市场行为 | 第18页 |
三、限制生产行为 | 第18-19页 |
四、联合抵制行为 | 第19-20页 |
五、信息交流行为 | 第20-21页 |
第三节 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价值 | 第21-23页 |
一、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秩序价值 | 第21-22页 |
二、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效率价值 | 第22页 |
三、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利益价值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竞争法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之分 析 | 第23-33页 |
第一节 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主体资格的认定 | 第23-26页 |
一、“补充标准”方式 | 第23-24页 |
二、“术语解释”方式 | 第24-25页 |
三、主体资格认定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25-26页 |
第二节 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违法性的判定标准 | 第26-29页 |
一、本身违法与合理分析标准 | 第26-28页 |
二、原则禁止与豁免例外标准 | 第28-29页 |
三、违法性判定标准的比较分析 | 第29页 |
第三节 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 第29-33页 |
一、美国反托拉斯法的规定 | 第30-31页 |
二、德国《反限制竞争法》的规定 | 第31页 |
三、日本《禁止垄断法》的规定 | 第31-32页 |
四、法律责任规定的比较分析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规 制 | 第33-42页 |
第一节 我国竞争法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规制的现状 | 第33-37页 |
一、《反垄断法》实施前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 | 第34-35页 |
二、《反垄断法》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 | 第35-36页 |
三、我国对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减少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途径 | 第37-40页 |
一、完善行业协会信息交流行为的规制 | 第37-38页 |
二、消除行政指导下的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加强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 第40-42页 |
一、完善行政责任的建议 | 第40-41页 |
二、设置民事责任的建议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 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