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姓“公共”——探究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公众性
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8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 | 第8-9页 |
第三节 研究范畴、原则 | 第9-10页 |
第一章 当代公共艺术概念及要义 | 第10-20页 |
第一节 公共艺术概念辨析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公共艺术及其公共性 | 第12-15页 |
第三节 公共艺术及其公共精神 | 第15-16页 |
第四节 公共艺术及其城市背景 | 第16-20页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历程 | 第20-30页 |
第一节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出场 | 第20-22页 |
第二节 80年代的城市公共艺术 | 第22-24页 |
第三节 90年代的城市公共艺术 | 第24-27页 |
第四节 21世纪初的城市公共艺术 | 第27-30页 |
第三章 解析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 第30-39页 |
第一节 公共关怀 | 第30-33页 |
第二节 边缘视线 | 第33-36页 |
第三节 公共权利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和谐发展 | 第39-51页 |
第一节 制度的完善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公众的参与 | 第41-44页 |
第三节 社区的重构 | 第44-47页 |
第四节 道义的回归 | 第47-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