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量刑程序概述 | 第9-11页 |
第一节 量刑程序的含义 | 第9页 |
第二节 量刑程序模式及评价标准 | 第9-11页 |
一、两种量刑程序模式 | 第9-10页 |
二、量刑程序的价值以及评价标准 | 第10-11页 |
第二章 两大法系量刑程序的比较 | 第11-24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量刑程序 | 第11-15页 |
一、法国的量刑程序 | 第11-13页 |
二、德国的量刑程序 | 第13-14页 |
三、比利时和葡萄牙的量刑程序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的量刑程序 | 第15-18页 |
一、美国的量刑程序 | 第15-16页 |
二、英国的量刑程序 | 第16-18页 |
第三节 两大法系不同量刑程序模式的成因分析 | 第18-24页 |
一、陪审团审判制度的影响 | 第19-20页 |
二、诉讼模式的影响 | 第20页 |
三、正当法律程序的影响 | 第20-21页 |
四、辩诉交易等程序分流机制的影响 | 第21-22页 |
五、刑事法观念的影响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独立量刑程序的理论分析及评价 | 第24-33页 |
第一节 独立量刑程序的理论分析 | 第24-28页 |
一、量刑程序基本原则 | 第24页 |
二、独立量刑程序主体 | 第24-26页 |
三、诉讼模式 | 第26-27页 |
四、量刑证据规则 | 第27页 |
五、量刑程序的具体步骤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对独立量刑程序的评价 | 第28-33页 |
一、独立量刑程序的优点 | 第28-31页 |
二、独立量刑程序的缺点 | 第31页 |
三、总体评价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量刑程序的现状 | 第33-41页 |
第一节 我国量刑程序的现状 | 第33-38页 |
一、对量刑和量刑程序缺乏重视 | 第33页 |
二、刑事程序分流不佳使大量案件要同时解决定罪量刑问题 | 第33-34页 |
三、采用定罪量刑混合程序 | 第34-35页 |
四、辩方量刑辩护难 | 第35-36页 |
五、量刑前调查报告制度缺失 | 第36-37页 |
六、缺乏完善的量刑证据制度 | 第37页 |
七、判决书说理不足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进行量刑程序改革的必要性 | 第38-41页 |
一、刑事司法实践要求对量刑予以更多关注 | 第38-39页 |
二、量刑不公问题比较严重 | 第39页 |
三、司法实践中的量刑程序改革已经开始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在我国建立独立量刑程序的构想 | 第41-51页 |
第一节 建立独立量刑程序的总体构想 | 第41-42页 |
第二节 独立量刑程序的基本原则 | 第42-43页 |
一、审判公开 | 第42页 |
二、审判中立 | 第42-43页 |
三、控辩平等 | 第43页 |
四、保障当事人诉讼参与权 | 第43页 |
五、公正优先、兼顾效率 | 第43页 |
第三节 量刑前调查报告 | 第43-45页 |
第四节 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 | 第45-46页 |
第五节 被害人参与量刑 | 第46-47页 |
第六节 与定罪程序的衔接 | 第47-48页 |
第七节 量刑证据问题 | 第48-49页 |
第八节 刑事判决书中的量刑说理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