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聚合两步法制备壳交联聚合物微球及自模板制备空心球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4页 |
·分散聚合 | 第16-22页 |
·分散聚合背景 | 第16-17页 |
·分散聚合的体系组成 | 第17-18页 |
·分散聚合的机理 | 第18-20页 |
·分散聚合制备聚苯乙烯阳离子单分散微球 | 第20-21页 |
·分散聚合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聚合物空心球的制备 | 第22-25页 |
·乳液聚合法 | 第22-24页 |
·碱溶胀法 | 第23页 |
·碱/酸溶胀法 | 第23页 |
·动态溶胀法 | 第23-24页 |
·W/O/W法 | 第24页 |
·自组装法 | 第24-25页 |
·模板法 | 第25页 |
·空心球的应用 | 第25-30页 |
·医药领域的应用 | 第26页 |
·催化领域的应用 | 第26-27页 |
·微容器的应用 | 第27-28页 |
·涂料领域的应用 | 第28-29页 |
·多孔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 第29-30页 |
·其他功能材料领域的应用 | 第30页 |
·核壳球的制备 | 第30-33页 |
·种子聚合法 | 第30-32页 |
·种子乳液聚合法 | 第31页 |
·种子分散聚合法 | 第31-32页 |
·种子动态溶胀聚合法 | 第32页 |
·胶体粒子组装法 | 第32-33页 |
·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4-38页 |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34-35页 |
·实验原料 | 第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实验流程 | 第35-36页 |
·壳层交联核壳结构微球的制备 | 第35页 |
·空心微球的制备 | 第35-36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36-38页 |
·分子量测试 | 第36页 |
·微球的形貌观察 | 第36页 |
·微球的粒径统计 | 第36-3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8-62页 |
·反应流程 | 第38-39页 |
·核壳结构微球的制备 | 第39-44页 |
·核壳微球形貌的表征 | 第39-40页 |
·核壳微球形貌的影响因素 | 第40-44页 |
·引发剂的浓度 | 第40-41页 |
·交联剂的滴加速率 | 第41-42页 |
·交联剂的量 | 第42-44页 |
·分散剂的量 | 第44页 |
·空心球的制备 | 第44-62页 |
·空心微球形貌的表征 | 第45-46页 |
·制备条件对空心微球形貌的影响 | 第46-60页 |
·引发剂的浓度 | 第46-49页 |
·单体的浓度 | 第49-51页 |
·交联剂的量 | 第51-53页 |
·交联剂的加入时间 | 第53-54页 |
·壳层的结构 | 第54-56页 |
·溶剂的选择 | 第56-58页 |
·溶解时间 | 第58-60页 |
·微球空心前后的质量差 | 第60-6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0-71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