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 第12-14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本论文研究视角及主要内容 | 第14页 |
·论文研究视角 | 第14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及总体思路结构 | 第14-17页 |
·本论文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本论文总体思路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引入 | 第17-22页 |
·街区景观概念的内涵 | 第17-19页 |
·景观概念内涵 | 第17-18页 |
·街区概念内涵 | 第18页 |
·街区景观概念内涵 | 第18-19页 |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的概念 | 第19-20页 |
·共生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 第20-22页 |
·共生系统的基本概念 | 第20页 |
·共生系统的基本特征 | 第20-22页 |
第3章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的现状剖析 | 第22-42页 |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环境概述 | 第22-23页 |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地理空间现状分析 | 第23-25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3-24页 |
·空间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交通现状分析 | 第25页 |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构成分析 | 第25-30页 |
·自然景观构成现状分析 | 第25-27页 |
·人文景观构成现状分析 | 第27-30页 |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的类型举例分析 | 第30-41页 |
·建筑形态与外表面景观 | 第30-32页 |
·道路景观 | 第32-33页 |
·公共服务设施 | 第33-34页 |
·标识设施 | 第34-36页 |
·公共艺术品 | 第36-37页 |
·自然景观 | 第37-39页 |
·照明设施 | 第39-40页 |
·无障碍设施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的冲突性分析 | 第42-52页 |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的冲突性分析 | 第42-47页 |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冲突性 | 第42-44页 |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的空间形态冲突性 | 第44-45页 |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的文化内涵冲突性 | 第45-46页 |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的功能价值冲突性 | 第46-47页 |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的冲突价值 | 第47-50页 |
·促进街区景观更新 | 第47-48页 |
·促进街区景观人性化发展 | 第48-49页 |
·促进街区景观文化内涵丰富 | 第49-50页 |
·冲突价值对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共生发展的契机所在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的共生策略及意义 | 第52-64页 |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共生发展意义 | 第52-53页 |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的共生原则 | 第53-58页 |
·系统协调性原则 | 第53-54页 |
·整体多元化原则 | 第54-55页 |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 第55-56页 |
·低碳经济性原则 | 第56-57页 |
·文化内涵原则 | 第57页 |
·以人为本原则 | 第57-58页 |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的共生途径 | 第58-63页 |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与城市景观的整合 | 第58-59页 |
·新旧商业混杂街区的新旧文化特色融合 | 第59-60页 |
·旧商业街区历史承载性景观再生及活化处理 | 第60-62页 |
·新商业街区景观对城市文化的体现及历史传统的继承与吸收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