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铁炭微电解催化氧化-絮凝法去除铜冶炼废水中砷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2页
第一章 概述第12-28页
   ·砷的环境特征第12-15页
     ·砷单质及其化合物概况第12-13页
     ·砷的存在第13-14页
     ·砷的毒性第14-15页
     ·砷的环境标准第15页
   ·含砷废水污染及治理现状第15-17页
     ·污染现状第15页
     ·主要治理技术第15-17页
   ·铜冶炼废水一般特征及主要处理方法第17-21页
     ·废水的产生与特征第17-18页
     ·处理与回用技术第18-21页
   ·微电解法处理废水的应用发展概况第21-27页
     ·曝气微电解机理第21-23页
     ·微电解机理研究第23-24页
     ·电极改性或投加助剂强化微电解反应第24-26页
     ·微电解法的优缺点第26-27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7-28页
     ·研究目的第27页
     ·研究意义第27-28页
第二章 试验方法、内容、材料和分析方法第28-34页
   ·试验方法第28-29页
     ·模拟废水第28页
     ·铜冶炼废水第28-29页
   ·试验内容第29-30页
     ·模拟废水第29页
     ·铜冶炼废水第29-30页
   ·试验材料第30-32页
     ·试验水样和材料制备第30页
     ·试验药品第30-31页
     ·试验仪器设备第31-32页
   ·分析测定方法第32-34页
第三章 微电解絮凝法处理模拟废水第34-41页
   ·单因素除砷效果分析第34-37页
     ·铁炭比第34-35页
     ·铁砷比第35页
     ·曝气时间第35-36页
     ·反应pH值第36-37页
   ·单一絮凝与曝气微电解絮凝效果比较第37页
   ·原电池对除砷效果的影响第37-38页
   ·Fe~(2+)/Fe~(3+)、Cu~(2+)、Zn~(2+)和Pb~(2+)的催化作用研究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微电解絮凝法处理高砷冶炼废水第41-54页
   ·单因素对剩余砷浓度的影响分析第41-46页
     ·铁炭比第41页
     ·铁砷比第41-42页
     ·曝气时间第42-43页
     ·反应pH值第43-45页
     ·絮凝pH值第45-46页
   ·验证试验第46-47页
   ·石灰乳对除砷效果的影响第47-49页
     ·分阶段比较除砷效果第47-48页
     ·直接用石灰乳处理废水第48页
     ·石灰乳调节微电解pH值第48-49页
   ·活性炭对砷去除的影响第49页
   ·铁和炭多次利用试验研究第49-50页
   ·活性炭的再生与再利用第50页
     ·活性炭的再生第50页
     ·再生活性炭微电解效果第50页
   ·低浓度冶炼废水试验第50-51页
   ·铜冶炼废水处理工艺设计第51-52页
   ·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理论研究第54-76页
   ·砷和铁在水溶液中的形式及电势—pH图分析第54-61页
     ·砷的存在形式第54-56页
     ·铁(Ⅲ)的存在形式第56页
     ·电势-pH图的原理和应用第56-61页
   ·微电解研究第61-69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61-64页
     ·元素能谱分析(EMA)第64-65页
     ·铁炭扫描电子显微镜(EMS)分析和能谱分析(EDS)第65-69页
   ·絮凝原理第69-74页
     ·阳离子沉淀作用第69-70页
     ·Fe(OH)_3的水解与聚合第70-72页
     ·不同反应阶段砷(Ⅴ)酸根与Fe~(3+)的作用第72-74页
   ·小结第74-76页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第76-79页
   ·研究结论第76-77页
   ·问题和建议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致谢第85-86页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昆阳磷矿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研究
下一篇:环境法视野下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研究